從現行的《發票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來看,發票是指在購銷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開具、收取的收付款憑證。可見,開具發票應當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從事“銷售商品、提供服務以及其他經營活動”;
2.“對外”發生經營業務;
3.具有收付款行為。
顯然,理論上而言,稅法中的“視同行為”不完全符合開具發票條件。
從發票管理的立法目的來看,“視同行為”屬于涉稅業務,應將“視同行為”納入發票管理范疇,一是,可以防止開票方隱瞞收入、受票方亂攤成本等行為的發生,符合“加強財務監督的需要”。二是,可以證明納稅義務的發生,同時發票記載的征稅對象的具體數量、金額等信息資料可以作為稅源控制和計稅依據,符合“保障國家稅收收入的需要”。三是,可以證明貨物所有權和勞務服務成果轉移,符合“維護經濟秩序的需要”。
在稅收實踐中,“視同行為”開具發票問題曾有過相關規定,有的目前還在執行。如,現已失效廢止的原《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規定》第三條、第四條規定,除將貨物用于非應稅項目、將貨物用于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將貨物無償贈送他人等情形不得開具專用發票外,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包括視同銷售貨物在內),必須向購買方開具專用發票。現仍然有效的《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增值稅若干征收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4〕122號)第三條規定,一般納稅人將貨物無償贈送給他人,如果受贈者為一般納稅人,可以根據受贈者的要求開具專用發票。
綜上所述,小編認為“視同行為”在稅收征管實務中可以開具發票,但增值稅和營業稅規定的“視同行為”是不同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增值稅方面
1.將貨物交付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代銷的行為視同銷售貨物、銷售代銷貨物的行為視同銷售貨物。這兩項行為都與一般的銷售貨物沒有實質區別,前者針對的是委托方,對受托代銷貨物方為一般納稅人的,開具專用發票,對受托代銷貨物方為小規模納稅人的,開具普通發票。后者針對的是受托方,受托方銷售代銷貨物則要根據銷售對象開具相應發票。
2.設有兩個以上機構并實行統一核算的納稅人,其相關機構不在同一縣(市)的,將貨物從一個機構移送其他機構用于銷售的行為,視同銷售貨物。該項行為屬于機構內部的貨物移送,不應該征稅,然而,我國目前增值稅的征收管理是實行屬地管理的,按規定增值稅專用發票不能跨地區使用,為確保不會增加納稅人的稅收負擔,充分發揮增值稅鏈條機制的作用,需要開具專用發票。
3.將自產或者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非增值稅應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行為視同銷售貨物。這兩項行為屬于內部自產自用性質,不開具發票。
4.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者購進的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分配給股東或者投資者和無償贈送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行為視同銷售貨物。除總局發文明確無償贈送貨物可以開具專用發票外,其余兩項行為基于貨物對外流出,貨物的所有權發生改變,為保證貨物繼續流轉,不論從增值稅鏈條還是企業所得稅扣除憑證考慮,允許對一般納稅人開具專用發票,對小規模納稅人開具普通發票。還有,納稅人開具專用發票時一定要注意兩點:一是視同銷售的貨物屬于免稅貨物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二是向消費者個人視同銷售的貨物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營改增”方面
以公益活動為目的或者以社會公眾為對象的除外,向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無償提供交通運輸業、郵政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服務,視同提供應稅服務繳納增值稅。類似增值稅無償贈送貨物行為,視提供應稅服務對象開具相應發票。
營業稅方面
1.單位或者個人將不動產或者土地使用權無償贈送其他單位或者個人視同銷售不動產或者轉讓土地使用權行為征收營業稅,其中: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土地使用權,屬于特殊規定情形的,暫免征收營業稅。該行為同樣類似增值稅無償贈送貨物行為,可以開具發票。
2.單位或者個人自己新建建筑物后銷售,其所發生的自建行為,視同提供建筑業勞務。就是說,自建建筑物在銷售建筑物的時候需要在征收銷售不動產營業稅同時再征收一道建筑業營業稅,其實就是為保持自建行為與非自建行為之間稅負的平衡,對自建銷售的建筑物補征自建行為建筑業營業稅。按照發票管理的精神,自建行為由于其未對外提供應稅勞務,即使要補征營業稅,也不需要開具發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航行政機關行政賠償方式
2021-02-14商標權轉讓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8新舊《專利費減辦法》的不同之處
2021-03-11什么樣的合伙財產可以質押
2020-12-14購房黃皮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4新三板掛牌概要
2021-01-08炒股盈利怎么算
2021-03-07遺囑財產需要交納繼承稅嗎
2021-02-25同居子女撫養協議樣本
2021-03-17如何撤銷錯誤的終結裁定
2021-02-27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2-23簽訂合同認購書效力
2021-03-09公司執行董事要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3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員工意外保險合同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1-01-2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案例分析
2021-01-30保險公估人指的是什么
2021-02-10離婚時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1-31責任無法認定如何理賠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