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在醫療設施與技術手段方面還相對滯后,由此帶來了一系列的醫療糾紛與矛盾。律霸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醫療事故處理程序與辦法的內容,請閱讀了解。
醫療事故可以分成兩類,即責任事故和技術事故,前者是指醫務人員因玩忽職守,不遵守規章制度或診療護理常規等失職行為引起的事故,后者是指醫務人員因技術水平,經驗限制等技術過失所引起的事故。根據給病員直接造成損害的程度的不同,醫療事故又分為三級:一級醫療事故,結果造成病員死亡,其中完全因醫務人員過失的,屬一級甲等醫療事故;因病員病情嚴重,醫務人員過失等多種原因的,屬一級乙等醫療事故。二級醫療事故,結果是造成病員嚴重殘疾或者嚴重功能障礙的。三級醫療事故,結果是造成病員殘廢或者功能障礙的。目前,對診療護理工作中的下列情形,認定不屬于醫療事故:(一)診療護理雖有過失,但未造成病員死亡、殘廢或功能障礙的;(二)由于病情或病員體質特殊而發生不可預見,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三)發生難以避免的并發癥;(四)由于病員及其家屬不配合診治而造成不良后果的。
一旦發生醫療糾紛,病員及其家屬有權在發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發生后一年之內提出醫療事故或者事件的鑒定。但病員死亡的,其家屬應當在病員死亡后或收到尸檢報告單后十五天內提出醫療事故或者事件的鑒定。其中尸檢的申請,則應當在病員死亡后四十八小時內提出,由所在地衛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門進行。
醫療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對區、縣或醫科大學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申請鑒定。對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雙方當事人對鑒定結論沒有爭議的,可以就處理方案進行協商;協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區、縣或醫科大學申請處理。對該處理決定不服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接到處理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所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復議,亦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對所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所作的處理決定或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或復議決定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方住房公積金在離婚時可否進行分割?
2021-02-19合伙協議的內容包含哪些
2021-01-08撫養費數額如何確定,撫養費包括哪些費用
2021-01-20房屋裝修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17房產部分贈與怎么收稅
2021-03-20某公司訴保險公司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04家庭財產保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4工程承包人自行投保的范圍怎樣確定
2021-03-12財產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3-13保險公司利用公司內部文件規定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25壽險投保一般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02理賠中被保險人都有哪些義務
2020-11-25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幾種
2021-01-23車子保險沒額度了能再買一份保險
2021-01-03我的汽車在外地出險怎么辦
2020-12-16新保險法第十六條有什么疑義
2021-03-20不如實告知不賠 保險理賠可拒賠
2021-01-07以航拍圖來確定違章建筑合法嗎
2021-03-13拆遷對獨生子女如何補償
2020-12-05南京農村無宅基地自建房拆遷標準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