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糾紛處理的流程是怎樣
第一、協商解決。在發生醫療糾紛后,患者首先要采取的就是這個維權手段,因為這個方式程序簡單,處理起來速度快,而且一旦達成協議,醫療機構的賠償也會非常迅速。《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三條規定:“醫療事故爭議由雙方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的,醫療機構應當自協商解決之日起7日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作出書面報告,并附具協議書。”
第二、行政調解。
第三、司法訴訟。司法訴訟是當人們的權利受到侵犯的時候,能夠采取的最后的維權手段,根據《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第一百零六條 公民、法人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這里明確規定了,當人們的身體受到侵害的時候,當事人有提起訴訟,要求國家法律保護的權利。
二、醫療糾紛的訴訟中質證是怎么規定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十七條規定,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由當事人質證。未經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當事人在證據交換過程中認可并記錄在卷的證據,經審判人員在庭審中說明后,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第四十八條規定,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應當保密的證據,不得在開庭時公開質證。
第四十九條規定,對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進行質證時,當事人有權要求出示證據的原件或者原物。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除外:
(一)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并經人民法院準許出示復制件或者復制品的;
(二)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但有證據證明復制件、復制品與原件或原物一致的。
第五十條,質證時,當事人應當圍繞證據的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針對證據證明力有無以及證明力大小,進行質疑、說明與辯駁。
三、醫療糾紛訴訟處理要哪些程序
1、訴前準備工作。
2、訴訟。提起訴訟后,法院會安排時間進行第一次開庭,該次開庭主要確認醫患雙方的訴訟主體資格、對雙方提交的病歷資料進行質證,經過質證的病歷將在第一次開庭后由法院移交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鑒定。
3、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4、賠償款的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國人出入境證件簽證收費項目標準是什么
2021-02-17職業病診斷鑒定手續有哪些
2021-02-22同居的法律定義是怎樣的
2020-12-21父母去世之前能繼承房產嗎
2020-11-24什么情況下格式合同無效
2021-02-20口頭協議和合同哪個會更好
2020-12-19解除合同需要給對方合理期限嗎
2021-01-01合同保全有沒有撤銷權
2020-11-10哪些非婚生子女享有繼承權
2020-12-11工傷期能辭退嗎
2021-01-03如何進行商場受傷索賠
2021-03-10政府回購房贈與他人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14單位未給員工繳納社保如何處罰
2021-01-07勞動爭議經濟賠償金的適用情形
2020-12-27保險指定受益人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6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2021-02-07獲得第三者賠償后還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嗎
2021-01-29房屋保險包括哪些房屋保險不賠償的情況是什么
2021-03-12保險合同包含的三種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0-12-05網上投保意外險得不到賠償怎么辦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