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的主體是合法的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確定是否為醫療事故目前需要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鑒定才能認定。醫療事故證據怎么收集呢?請閱讀下面的內容。
1、醫療機構如何保管病歷
病歷屬于醫藥衛生科技檔案,是國家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和《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藥衛生檔案管理暫行辦法》中對于檔案、病歷的保管均作出了規定。醫療機構要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設置專門部門、配備專程人員負責病歷資料的收集、整理、分類、質量檢查、統計分析、檢索、保管等工作,并提供設備、設施等支持條件;建立病歷保管、統計、借閱等相關管理制度,鼓勵病歷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
2、患者有權復印或復制哪些病歷資料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10條的規定,患者有權復印或者復制自己的門診病歷、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以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病歷資料。門診病歷包括門診和急診的各種記錄及有關檢查報告單。住院志指患者入院時的記錄,主要有姓名、性別、年齡等一般項目,有主訴、現病史、既往史、體格檢查等記錄,有初步診斷和治療意見等。體溫單指患者住院期間的體溫、脈搏、血壓及呼吸等的測量記錄。醫囑單位是指醫師對患者進行診查后,根據患者的病情、診斷所下達的治療和護理意見,分為長期醫囑單、臨時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是指記錄患者所接受的各種實驗室檢驗結果的報告單。醫學影像檢查資料是指患者接受的X光、CT、MRI等醫學影像檢查的影像資料和結果報告單。特殊檢查同意書是指由于病情需要必須進行某些特殊的檢查項目,尤其是有創性或較大風險的檢查項目時,經醫務人員介紹檢查的必要性和風險后,由患者或近親屬簽字的文書資料,包括檢查項目、檢查目的、風險、并發癥說明和患者或其近親屬簽字等。手術同意書是指患者因病情需要行手術治療前,醫療機構履行告知程序,包括告知手術名稱、適應癥、手術內容、風險及并發癥等,并由患者或近親屬簽字。手術及麻醉記錄單是指記錄麻醉、手術過程及相關情況的文書資料。病理資料是指穿刺活檢標本、手術標本等的病理檢查報告。護理記錄是指記錄護理過程的有關文書資料。
3、患者要求復印復制病歷時應按什么程序進行
在實踐中,當患者提出要求復印或復制病歷時,應按以下程序進行:
1.患者向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質量監控部門或有關人員提出復印或復制的的要求;
2.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質量監控部門或有關人員應在規定時限內受理患者提出的要求復印或復制病歷資料的申請;
3.在醫患雙方在場的情況下,由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質量監控部門負責人主持進行復印或復制病歷;
4.復印或復制完成后,由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質量監控部門的有關人員進行核對;
5.在核對無誤后,醫療機構應在復印或復制的病歷資料的每一頁上加蓋醫療機構印章。
4、在發生醫療事故,哪些病歷資料必須醫患雙方在場時進行封存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會診意見、病程記錄應當在醫患雙方在場的情況下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病歷資料可以是復印件,由醫療機構保管。
5、如何進行現場實物的封存
當懷疑輸液、輸血、注射、藥物等引起人身損害后果時,在醫患雙方共同在場的情況下,應立即對輸液器、注射器、殘存的藥液、血液、藥物以及服藥使用的器皿等現場實物進行封存,封存時應嚴格按照無菌技術規范操作,防止再次污染。需要同時封存的還有同批同類物品,以使檢驗時做對照檢驗。
由于血液的特殊性,不能像藥品一樣批量生產,而且血液的質量涉及到醫療機構和采供血機構中的多個環節,包括:血液采集、檢驗、分離、包裝、貯存、運輸、使用等,而輸血引起不良后果可能由上述任何一個環節引起。因此,為了保證結論的客觀、公正、實事求是,有利于明確責任,對疑似輸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對血液等標本進行封存時,醫療機構還應當通知提供該血液的采供血機構派員到場。如短時間不能到達現場的,應先由雙方當事人共同對血液和輸血器具進行密封,并在適宜條件下暫存,待采供血機構人員到場后,由三方共同封存。封存的實物應包括:血樣標本、標簽、剩余血液、輸血器具、稀釋液體等(受血者接受輸血前后血標本、輸血后尿標本以及供血者進行交叉配血的標本、輸血袋整套裝置等)。
封存物品送檢啟封時,也要雙方當事人共同在場,在場的雙方當事人應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均保證在二人以上。為了保持封存物品的初始狀態,保證檢驗結果的客觀、真實、公正,封存物品的保存需要具備一定條件,如無菌、冷藏等,因此條例規定了由醫療機構保管封存物品。
6、封存的現場實物應當由誰進行檢驗
對封存的藥品進行檢驗的法定機構是藥品檢驗所。對封存的物品進行檢驗的檢驗機構應由醫患雙方共同指定,而且其指定的檢驗機構必須是依法具有檢驗資格的檢驗機構,否則,出具的檢驗報告無效。當雙方無法共同指定時,由受理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的衛生行政部門或所在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指定。檢驗費用由責任方支付。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仍然有疑問,可以咨詢專業律師為您做更進一步的解答。
醫療責任事故犯罪會受到什么刑事處罰?
民營醫院如何處理醫療糾紛
醫療糾紛的舉證責任分配及鑒定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開庭流程
2021-01-13扶貧捐贈可以反悔嗎
2021-02-28辦完婚宴就分手退男方彩禮嗎
2020-12-15同等責任書我簽字了對方不給錢怎么辦
2021-02-20電子商務過程中爭議如何解決
2021-02-13生活困難不給父母錢是否要坐牢
2021-01-05子女死亡父母能領到贍養費嗎
2021-01-30暑托班小朋友受傷了家長要求賠償怎么辦
2021-02-25購房定金可以退嗎,怎么才能要回購房定金
2021-01-20公房承租人對合用部位產生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1住房公積金婚前有貸款,婚后另一個可以再貸嗎
2021-01-07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未簽訂勞動合同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17哺乳期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合同嗎
2020-12-13補繳社會保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2保險合同生效能退保嗎?怎么樣算合同生效
2020-12-13人身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21保險實務中的保險人說明義務是什么
2021-01-09被保險人違反保險事項 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0主險和附加險保險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