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糾紛訴訟怎么請求回避
回避的形式主要有自行回避和當事人要求回避兩種。
1、自行回避
自行回避指回避適用人員,遇到法定應當回避情形時,主動提出不參與該案訴訟等活動。
審判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與當事人有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及姻親關系的;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勘驗人、、訴訟代理人的;與本案的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關系的;本人與本案當事人之間存在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
2、當事人要求回避
當事人要求回避,由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請,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帆布包女式雙肩做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回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回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
審判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有權要求回避,但應當提供相關證據材料:未經批準,私下會見本案一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的;為本案當事人推薦、介紹代理人、辯護人,或者為律師、其他人員介紹辦理該案件的;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財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報銷費用的;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宴請,或者參加由其支付費用的各項活動的;向本案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訊工具或者其他物品,或者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在購買商品、裝修住房以及其他方面給予的好處的。
3、回避申請的處理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的3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做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對復議申請,應當在三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并通知復議申請人。
4、回避的效力
回避制度是民事訴訟法的事關訴訟公正性的制度,訴訟中,應當回避的人員沒有回避,將產生據此做出的判決或其他文件歸于無效的后果。
不管是自行回避的還是當事人申請回避的,法院都會先對回避的申請進行審查,看看是否存在需要回避的情形,要是有話,那么是會決定該工作人員回避的。要是不存在法律規定的回避的事由的話,那么就會決定不需要進行回避。
醫療糾紛訴訟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醫療糾紛訴訟的時效
醫療糾紛訴訟前應做好哪些準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產抵押可以重復抵押嗎
2020-11-09對抗環保強制措施怎么處理
2021-02-13軍人結婚上哪申請
2021-02-01對于涉外婚姻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9公司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是否影響其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
2021-01-09家暴離婚精神賠償標準是多少,家庭暴力如何取證
2020-11-17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交付贍養費的權利嗎?
2020-11-18被保全的財產還能質押嗎
2021-03-05離婚需要冷靜嗎,2020離婚冷靜期開始實施了嗎
2021-03-05從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0-11-16合同債權債務什么時候一起轉讓
2020-12-25房子被火燒了,還有一層可以往上建嗎
2020-12-23跟什么樣的人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3-20人壽保險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21飛機延誤險賠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10飛機延誤2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19六年工作沒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16車輛部件之間發生瀏碰撞,是否有權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9擅自設立外資保險公司如何處罰
2020-12-22個人購房如何辦理保險,如何簽訂房產保險合同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