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青羊區律師 安陸市律師 恩施市律師 鶴山市律師 開平市律師 龍口市律師 相城區律師
醫療事故發生概率的不斷增加,導致了醫療糾紛案件也不斷增多。人們在遇到醫療糾紛時,首先想到的就是通過法律手段來解決問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判定醫療過失也是需要法律依據的,只有當案件符合法律依據時,才能進行醫療糾紛訴訟。下面,律霸的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醫療糾紛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一、什么是醫療糾紛
醫療糾紛是指基于醫療行為在醫方(醫療機構)與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親屬)之間產生的醫療過錯、侵權與賠償糾紛。 醫療糾紛通常是由醫療過錯引起的。醫療過錯是指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等醫療活動中的過錯。這些過錯往往導致病人的不滿意或造成對病人的傷害,從而引起醫療糾紛。 除了由于醫療過錯引起的醫療糾紛外,有時,醫方在醫療活動中并沒有任何疏忽和失誤,僅僅是由于患者單方面的不滿意,也會引起糾紛。這類糾紛可以是因患者缺乏基本的醫學知識,對正確的醫療處理、疾病的自然轉歸和難以避免的并發癥以及醫療中的意外事故不理解而引起的,也可以是由于患者的毫無道理的責難而引起的。亦有人稱之為醫療侵權糾紛,即醫療服務的提供者與接受者之間對醫療行為及其后果是否侵權及侵權責任的爭議。
醫療糾紛包括醫療事故糾紛和其他醫療糾紛。醫療事故糾紛指醫患雙方就具體醫療事件是否構成事故、應否賠償、怎樣賠償產生的糾紛。 其他醫療糾紛包括經過醫療事故鑒定不屬于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不申請醫療事故鑒定的醫療糾紛、醫學會不予鑒定的醫療糾紛。 醫療糾紛的解決途徑 醫療民事糾紛與其他民事糾紛一樣,屬于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屬民法的調整范疇。根據 “私法自治”的原則,通常情況下,國家不予干預,因此,雙方當事人可以就醫療糾紛進行協商,也可以進行民間調解和行政調解,從理論上講,醫療合同糾紛也可進行仲裁解決,但目前仲裁解決醫療糾紛還不受重視。
二、醫療糾紛的法律依據
《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即無論是醫療事故還是醫療過錯,只要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就得賠償。同時,改變了以往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即完全由醫療機構舉證證明自己“清白”才能免責的做法,轉為必須由患者證明醫療機構有過錯,否則醫療機構免責。下列情形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三)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首先,司法判斷的價值基礎是患者生命健康權利重于醫院運行發展的權利。《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規定,醫院的宗旨是救死扶傷,防病治病,為公民的健康服務。所以,醫療機構必須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權。盡管醫學具有特殊性及風險性,加上它的公益性質,若承擔糾紛賠償過多的話,會加大運行成本,影響其正常運轉和發展,但司法者裁判醫療糾紛案件,仍應從國家和社會的角度考慮,基于患者生命健康權最重要這一立法取向,適用法律應有利于患者。
其次,醫療糾紛案件一律適用《民法通則》及其相關司法解釋已成趨勢。對于兩類醫療糾紛案件的法律適用應當統一,也已逐漸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就像以往對道路交通事故賠償與非道路交通事故賠償,也曾長期存在法律適用不統一的問題,但隨著有關人身損害賠償的司法解釋的出臺,不統一現象得到了圓滿解決。這是值得解決醫療糾紛案件“二元化”現象所借鑒的。
再者,積極參加醫療責任保險,是醫院解困的有效途徑。盡管醫學具有特殊性,醫療具有風險性,醫院具有公益性,但降低醫療損害賠償項目及標準,并不利于化解醫患矛盾。而化解醫患矛盾,醫院除應提高醫療水平,改進醫療作風,加強醫療責任外,最有效的方法是參加醫療責任保險,由此分散醫院和醫生的執業風險,讓患者及時獲得足額的賠償金,進而緩和醫患沖突,維護醫院正常秩序。目前,保險公司的醫療責任保險產品比較單一,尚不能滿足醫院的需求,同時醫院的保險意識也比較薄弱,參保率較低。有關部門應注重這方面的政策引導,完善社保的內容,營造雙贏的局面。
最后,立法機關應制定《醫療損害賠償法》。“二元化”現象的最終解決,須有待于立法機關的權威意見。建議我國能夠盡快地制定一部《醫療損害賠償法》,將《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與最高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內容整合和充實,并借鑒《道路交通安全法》有關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的規定,在立法的同時應明確規定,“國家實行醫療責任強制保險制度,設立醫療事故社會救助基金”,以保障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
在很多法律文件中,都能找到關于醫療糾紛的法律依據,醫療事件是否構成事故必須符合國家所制定的法律規定才能稱為醫療糾紛。醫療糾紛在大多數人看來,過錯方都是醫療單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也存在醫療機構不負責任的情況存在,例如,在治療過程中,患者不配合等因素。
醫療糾紛處理方法
典型的醫療糾紛案例分析
關于醫療糾紛責任認定和承擔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的全面深化改革有何意義
2021-02-19法律服務協議之范本
2021-02-28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不同之處
2020-12-16反擔保協議
2021-02-10談完業務遇車禍算不算工傷
2021-01-01什么是應付票據貼現
2021-02-01抵押登記在債務履行期滿多久有效
2020-12-28合同能否約定完全免責
2020-12-17給保姆費能證明贍養父母嗎
2020-11-12職工崗位調動的前提和程序是什么
2021-03-26夫妻關系受競業協議限制嗎
2021-01-08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投保人和保險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6人身保險合同
2021-03-08車輛易主時保險賠償也變嗎
2020-11-18委托代理人需要辦什么手續?
2021-01-2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合同糾紛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04集體土地出讓合同范本
2020-12-17新農村建設搬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