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新華區律師 禪城區律師 樊城區律師 石碣鎮律師 阜平縣律師 叢臺區律師 井陘縣律師
大家都知道生病了,就要去醫院看病,平時的小毛小病一般都很容易解決,吃吃藥就好了。但是一旦遇上一些疑難雜癥,在治療的過程中,并不一定能保證成功的,很可能就引發一系列的醫療糾紛,尤其在面對親人的離去問題上,很多患者家屬不能理性的分析問題,導致醫患問題加重。那么對于寶雞市來說,醫療糾紛的問題就更為嚴重了。那么寶雞醫療糾紛律師怎么處理呢?這個問題,律霸小編為你解答。
寶雞醫療糾紛律師怎么處理?
2014年年底,寶雞市出臺了《寶雞市醫療糾紛調解處置暫行辦法》,并于2015年1月1日正式施行,遇到醫療糾紛的問題,律師主要以此辦法對照處理有關問題。
《寶雞市醫療糾紛調解處置暫行辦法》
第一條 為了有效處置醫療糾紛,保護患者、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維護醫療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醫療糾紛,是指醫療機構與患方之間因診療、護理等醫療活動引發的爭議。
第三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醫療機構與患方形成的各類醫療糾紛的調解處置,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 醫療糾紛的處置應當遵循預防為主、依法處置、公平公正、及時便民的原則。
第五條 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置工作的領導,建立醫療糾紛處置工作協調機制,督促有關部門依法處置醫療糾紛,協調解決醫療糾紛處置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綜治部門應當積極做好醫療糾紛處置的組織協調,督促相關部門相互配合、各盡其責,確保醫療糾紛處置工作有序開展。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監管,指導、監督醫療機構做好醫療糾紛的預防與處置工作。
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的指導,促進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規范化建設。
公安機關應當依法維護醫療機構的治安秩序,加強對醫療機構內部治安保衛工作的監督和指導,依法打擊侵害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及患者人身財產安全和擾亂醫療機構秩序的行為。
財政部門應當將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保障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正常開展。
信訪部門應當加強與醫療糾紛人民調解機構的信息溝通與協調,共同做好醫療糾紛的處置工作。
第六條 患方所在單位和居住地縣(區)、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民委員會,應當配合做好醫療糾紛的處置工作。
第七條 新聞媒體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恪守職業道德,客觀公正的報道醫療糾紛,正確發揮輿情的宣傳、引導、監督作用,倡導建立文明和諧的醫患關系,推動醫療糾紛的有效預防和依法處置。
第八條 建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制度。
市、縣(區)司法行政部門應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的有關規定,指導設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機構,分別負責本級衛生行政部門所屬醫療機構發生的醫療糾紛的人民調解工作。醫療糾紛人民調解機構具體承擔下列工作職責:
(一)調解醫療糾紛;
(二)宣傳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醫學知識,引導醫患雙方依據事實和法律,公平處置醫療糾紛;
(三)向患方或者醫療機構提供醫療糾紛調解咨詢和服務;
(四)對經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醫療糾紛,制作書面調解協議,并及時回訪協議履行情況;
(五)向衛生行政等有關部門報告醫療糾紛的調解情況;
(六)分析醫療糾紛發生的原因,向醫療機構、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糾紛防范意見和建議;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醫療糾紛人民調解機構應當建立調解工作制度,規范調解工作流程,并將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人民調解機構組成人員予以公示,聽取群眾意見,接受群眾監督。
醫療糾紛人民調解應當遵循自愿、合法、平等的原則,尊重當事人的權利。
醫療糾紛人民調解機構調解醫療糾紛不收取費用。
第九條 建立醫療責任風險儲備金制度,在條件成熟時過渡到醫療責任保險理賠制度。
醫療責任風險儲備金用于醫療糾紛的賠付。
醫療責任風險儲備金委托金融機構管理。
第十條 市、縣(區)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組織本級所屬醫療機構籌集醫療責任風險儲備金,并制定醫療責任風險儲備金籌集、管理和使用規定,規范管理使用醫療責任風險儲備金。
第十一條 醫療機構應當制定醫療糾紛處置預案,并報衛生行政部門(醫院管理部門)和公安機關備案。
第十二條 醫療機構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加強對醫務人員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以及診療、護理規范的培訓和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教育,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推進平安醫院創建,加強內保工作,保障醫療安全。
醫療衛生行業協會(學會)等社會團體應當加強醫療衛生行業自律,促進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誠信執業。
第十三條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尊重患者對病情、診斷、治療的知情權和隱私權。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要求書寫和妥善保管病歷資料。
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應當遵守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診療、護理規范,恪守職業道德。
醫務人員在執業活動中,人格尊嚴、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第十四條 醫療糾紛發生后,醫療機構應當如實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醫療糾紛的有關情況,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調查核實。
第十五條 醫療糾紛發生后,醫療機構和患方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糾紛:
(一)雙方自愿協商解決;
(二)向醫療糾紛人民調解機構申請人民調解;
(三)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醫療事故爭議處理;
(四)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十六條 醫療糾紛發生后,患方索賠金額在2萬元以內的醫療糾紛,可以由醫患雙方自行協商解決;患方索賠金額超過2萬元的醫療糾紛,醫患雙方可以向醫療糾紛人民調解機構申請調解,但不得自行協商處理;患方索賠金額超過10萬元的醫療糾紛,應當申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或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十七條 醫療糾紛發生后,醫療機構應當采取下列措施進行處置:
(一)答復患方的咨詢和疑問,告知患方解決醫療糾紛的途徑和程序;
(二)在醫患雙方共同在場的情況下,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封存或啟封有關現場、實物及相關病歷資料;
(三)就引發糾紛的醫療活動,組織專家會診或者討論,并將會診或者討論的意見告知患方,同時報衛生行政部門,不得瞞報、緩報、謊報;
(四)患者在醫療機構內死亡的,醫療機構應當告知其親屬按規定及時將尸體移放太平間或殯儀館。不能確定死因或對死因有異議的,應當告知其親屬可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進行尸檢;
(五)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公安機關、醫療糾紛人民調解機構等做好調查核實工作;
(六)索賠金額在2萬元以內患方要求協商解決的,應當告知其推舉不超過5名的代表,在醫療機構設立的專門場所進行協商。醫患雙方協商一致的,應當簽訂協商協議書;
(七)醫療糾紛處置完畢后,應當及時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醫療糾紛處置結果,如實反映醫療糾紛的發生經過及處置情況。
處理醫療糾紛需要啟動應急預案的,應當按照預案規定采取相應措施。
第十八條 醫療糾紛發生后,患方有權查閱、復制門診病歷、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以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可以提供的其他病歷資料。醫療機構應當依法如實提供有關病歷資料,不得隱匿或者拒絕,不得偽造、篡改或者違規銷毀。
第十九條 患方對醫療行為有異議的,應當采用合法方式表達意見和要求,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阻礙醫務人員依法執業,恐嚇、侮辱、毆打醫務人員或者侵犯醫務人員人身自由;
(二)占據醫療機構診療或辦公場所,尋釁滋事;
(三)拒不將尸體移放太平間、殯儀館或在醫療機構設置靈堂、擺放花圈、焚燒紙錢、懸掛橫幅、張貼大字報等擾亂醫療秩序;
(四)破壞醫療機構的設施、設備等財產或病歷、檔案等重要資料;
(五)非法攜帶槍支、彈藥、管制器具或者爆炸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等危險物品進入醫療機構;
(六)故意擴大事態,教唆他人實施針對醫療機構或者醫務人員的違法犯罪行為,或以受他人委托處理醫療糾紛為名實施敲詐勒索、尋釁滋事;
(七)其他違反治安管理規定的行為。
第二十條 有本辦法第十九條規定行為之一 ,經勸阻無效的,醫療機構應當向所在地公安機關報警。公安機關接到醫療糾紛報警后,按照下列規定進行處置:
(一)及時組織警力趕赴現場;
(二)開展教育疏導,制止過激行為,控制平息事態升級,維護正常的醫療工作秩序;
(三)患方拒不將尸體移送太平間或殯儀館的,經勸說無效,公安機關應當責令移送;
(四)依法處置現場發生的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
第二十一條 當事人申請醫療糾紛調解的,醫療糾紛人民調解機構應當自收到醫療糾紛調解申請之日起2個工作日內予以審查;對符合受理條件的調解申請予以受理,并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告知醫患雙方調解的性質、原則和效力,以及醫患雙方在調解活動中應當遵守的規則及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不予受理的,應當書面告知當事人并說明理由。
第二十二條 醫療糾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醫療糾紛人民調解機構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終止調解:
(一)一方當事人已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已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的;
(三)一方當事人拒絕調解的;
(四)已經醫療糾紛人民調解機構調解并達成調解協議,一方當事人又拒不履行約定義務的;
(五)患方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身體受到損害超過一年的;
(六)醫療行為以外的其他事件;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醫療糾紛人民調解機構終止調解醫療糾紛的,應當書面告知當事人并說明理由。
第二十三條 醫療糾紛人民調解機構調解醫療糾紛應當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指定1名或者數名人民調解員進行調解,也可以由醫患雙方當事人選擇1名或者數名人民調解員進行調解。必要時也可以組織醫患雙方從醫學專家庫、法學專家庫抽取相關專家參與調解。醫患雙方當事人對人民調解員提出合理回避要求的,經醫療糾紛人民調解機構審查后,應當予以更換。
(二)醫患雙方當事人可以委托律師或者其他代理人參與調解。委托代理人人數不得超過2人。
(三)在醫療糾紛人民調解機構專門設置的調解場所進行調解。
(四)充分聽取醫患雙方的陳述,了解醫患雙方當事人的訴求及其理由,并可根據需要向有關方面調查、核實醫療糾紛情況,在查明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提出糾紛解決方案,促使醫患雙方當事人平等協商、互諒互讓,自愿達成調解協議。
第二十四條 醫療糾紛人民調解機構應當自受理調解申請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不包含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或醫療損害司法鑒定時間)調解終結。
因特殊情況需要延長調解期限的,醫療糾紛人民調解機構和醫患雙方當事人可以約定延長的期限(但不得超過一個月);超過約定期限仍未達成調解協議的,視為調解不成,應當終止調解,并書面告知醫患雙方當事人可以依法通過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醫療糾紛。
第二十五條 醫療糾紛經調解達成協議的,醫療糾紛人民調解機構應當制作《調解協議書》。《調解協議書》由醫患雙方當事人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經調解員簽名并加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機構印章后生效。
《調解協議書》具有法律約束力,醫患雙方當事人應當自覺遵守并按照約定履行。
第二十六條 調解協議達成后,醫患雙方當事人認為有必要的,可以依照人民調解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
經過司法確認有效的調解協議,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第二十七條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依據生效的醫療糾紛協商協議書、人民調解協議書、仲裁機構裁決書或人民法院判決書等確定的理賠數額,通知醫療責任風險儲備金管理機構按照醫療責任風險儲備金管理使用規定進行賠付。
第二十八條 有本辦法第十九條規定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九條 醫療糾紛處置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處置醫療糾紛過程中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主管部門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依紀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接到醫療糾紛報告、報警后,未及時采取相關處置措施造成一定后果的;
(二)在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置過程中,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或謀取其他利益的;
(三)在醫療糾紛協商、調解等過程中違反規定隨意承諾賠償或給予賠償的;
(四)其他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行為。
第三十條 醫療糾紛人民調解機構的調解員在醫療糾紛調解工作中,嚴重失職或者違法違紀的,由聘任單位撤換,由有權機關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違反本辦法規定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依紀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二條 駐寶部隊醫療機構及駐寶行業醫療機構的醫療糾紛處置工作,可以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十三條 本辦法所稱患方,是指患者、患者近親屬或其委托代理人。
第三十四條 本辦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止2016年12月31日。
綜上所述,為了寶雞市醫療糾紛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寶雞市人民政府頒布了《寶雞市醫療糾紛調解處置暫行辦法》用于律師解決醫療糾紛中的諸多問題,有效期為2年。該辦法充分考慮到了醫生和患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不偏不倚,為寶雞市的醫患關系筑起了一道信任之墻。以上就是律霸小編對“寶雞醫療糾紛律師怎么處理?”問題的解答。
醫療糾紛應急處置預案范本
關于醫療糾紛責任認定和承擔方式
醫療糾紛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羈押期限最長是多久
2021-03-19網絡造謠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15工地工人沒有合同可以勞動仲裁嗎
2021-02-15中小企業的法律風險及防范對策是什么
2021-01-06單剝奪政治權利未釋放如何處理
2021-02-09口頭約定財產AA制在離婚時是否被支持?
2021-02-23探望權法院的裁判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3交通事故處理責任認定有期限么
2021-01-05勞動合同終止賠償沒給怎么辦
2021-01-15房屋拆遷合同樣本
2021-02-23實習期上高速被處罰一次后后面再抓住怎么辦
2020-11-20飛機因天氣原因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0保險理賠中保單維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什么
2021-01-11保險合同的失效與復效是什么意思
2021-01-05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會被公布嗎
2021-03-14房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1-01-19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有什么區別
2020-11-09哪些情形屬于沒有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20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該賠償嗎?
2020-12-30高鐵拆遷房屋國家有統一的補償標準嗎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