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國家新推出了租售同權的新政策,各大城市包括廣州、蘇州等等進行了試點,政府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制定了詳細的政策,租售同權對于很多人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雖然對于租住的人們來說所得到的優(yōu)惠政策還沒有跟當?shù)厝顺制剑沁@一政策的出臺昭示著未來在在各大城市中的外來人口有望于過著當?shù)厝说纳睿馐弁瑱嗵岢龊笞钍苋藗冴P心的就是入學問題了,下面為大家介紹有關蘇州租售同權的入學問題。
一、蘇州租售同權對入學有什么影響?
租房不等于“上名校”但是,根據這一政策,學生可以憑積分申請入學。
此前,廣州地區(qū)率先亮出“購租同權”這一概念時,被不少公眾誤解為“租房也可以上名校”。南京此次推出的《方案》對于市民普遍關心的“入學”問題進行了相應明確:本市戶籍承租人子女,將按照南京市學前、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入學政策接受教育;符合南京市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政策的非本市戶籍承租人,將由各所在區(qū)教育行政部門統(tǒng)籌安排其隨遷子女在居住區(qū)內享受義務教育。
申請積分入學住建部曾發(fā)布關于《住房租賃和銷售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的通知,建立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規(guī)范住房租賃和銷售行為,蘇州也成為“購租并舉”試點城市。作為先行試點,蘇州目前已經在開展培育和發(fā)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試點工作。
之前樂居君就有聽說過蘇州有的學校租房也可以上,但一直不太清楚具體細則,后經查閱得知,其實蘇州早在一兩年前就已經明確“非戶籍、有固定居所人群,可在所在區(qū)申請積分入學”的政策。
二、蘇州租售同權中租賃房源主要來源
(一)由政府新增
1.通過劃撥方式,新增租賃房源。
2.對出讓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的部分新增住宅用地出讓時,明確配建5%保障性住房(含租賃性住房)。
3.出讓用地競價達到最高限價后競建的保障性住房中,也將包括一定體量的租賃住房。
(二)試點開發(fā)企業(yè)“自持”
選取符合條件的新建商品房項目,在出讓時土地用途直接明確為“租賃住房用地”,所建住房全部由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自持,用于長期租賃,不得分割轉讓,不得改變用途,對外出租單次租期原則上不得超過10年。這意味著,未來的開發(fā)企業(yè)也將擁有一個“大房東”身份。
(三)試點“商改租”
1.鼓勵住房租賃國有企業(yè)將閑置和低效利用的國有廠房、商業(yè)辦公用房等改建為租賃住房。
2.改建房屋將由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轉為自持物業(yè)并用于出租,不得分割轉讓。
3.改造后的租賃住房用水、用電、用氣價格應當按照居民標準執(zhí)行。
(四)獎勵個人出租
政府提供租賃服務平臺和規(guī)范化服務,個人出租住房實行免費登記備案制度。租金稅費征收也將有相應優(yōu)惠。例如,對個人出租住房月收入不超過3萬元的,今年底之前可按規(guī)定免征增值稅。
“購租同權”主要是兩層含義
1.要把實現(xiàn)購租同權作為最終目標,也是在發(fā)展住房租賃市場中堅持的方向。
2.承租人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務包括多方面內容,包括義務教育、基本醫(yī)療、計劃生育、公共衛(wèi)生、健康促進、基本養(yǎng)老、就業(yè)服務、社會保障、社區(qū)事務、科技申報、住房保障和公積金提取等各方面內容。
外來人口的子女入公辦學校上學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問題,雖然在某些政策上,外來人口子女與本地學生還有一點區(qū)別,但是租售同權的政策的出臺無異于是在告訴人們對外來人口的優(yōu)惠政策以后會更多。如果有其他疑問的話可以在線找365律師進行解答。
房屋租賃合同印花稅要交多少?
房屋租賃合同稅率
可以單方解除房屋租賃協(xié)議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擔保合同中人的擔保
2021-03-12民事訴訟是要刑事案件完結之后才能受理嗎
2021-02-20在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可以終止呢
2021-02-08公司處分不接受可以仲裁嗎
2020-11-11哪些人適合購買意外保險
2020-11-22猝死在不在意外險理賠范疇
2021-02-08貨物運輸途中滅失,代辦托運人需要賠償嗎
2021-01-03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23保險合同中延遲生效條款如何生效
2021-01-20蘇州一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
2021-03-09保險公司不賠錢怎么辦
2020-12-17意外險拒賠的幾種情況分別是什么
2021-01-26如何寫荒地承包合同
2020-12-23集體土地流轉用于非農建設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05外嫁女戶口在娘家,能獲得安置補償嗎
2021-01-142020年農村拆遷補償新政
2021-02-08如何認定被拆遷人的主體資格
2020-12-25國家公房拆遷如何補償
2020-11-24企業(yè)拆遷中營業(yè)執(zhí)照有何作用
2020-11-14工廠拆遷地基是否賠償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