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十分迅速的前提下,國家越來越關注公民切身利益的保護,在平時的生活中,人們經常會遇到醫療人員侵犯自身權益的行為,根據相關規定,人們在這時就可以尋求相關部門解決,那么醫療糾紛解決途徑和流程具體是怎樣的呢?我們來關注下。
一、醫療糾紛解決途徑
1、協商
醫患雙方就賠償問題進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雙方簽訂協議書,可以辦理公證或律師見證,并報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和解是成本最低的一種解決方式,醫患雙方都應優先考慮。
和解的實現建立在一個重要的基礎之上,就是糾紛主體對相關事實和權益的處置規則的認識趨同。也正是由于現實中國這一基礎未能很好形成,導致和解的成功率較低。私權觀念、交易常識、平等意識、自我需求等等觀念的匱乏,導致醫方對自身權利義務理解不清,患方沒有形成理性的就醫觀念,結果是當事人不選擇和解,或者說就是沒有適用和解的基礎。
2、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
當事人應當提出書面申請,并在知道或應當知道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內提出。
即是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在2002年《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出臺之前,由于醫療糾紛的民事性質定性在法律上未予明確,絕大部分醫療糾紛的解決方式都是采用的行政裁決。通過行政裁決解決醫療糾紛的優點主要是:其一,快速方便。作為行業主管機關,衛生行政部門所具有的專業認知能力是其他糾紛解決機制所不具有的;其二,節約費用。衛生行政部門解決醫療糾紛是職權行為,費用較低;其三,效力較強。行政裁決一經作出,就具有法律效力,具有強制性。其四,對行政裁決的不服,可以通過行政復議或訴訟再次進行解決。
但是,在我國,通過行政裁決解決醫療糾紛仍面臨很大的障礙,主要是社會對衛生行政部門的解決醫療糾紛的公正性缺乏信心。由于歷史原因,我國醫療衛生行政機構既是醫療管理機構,又是醫療的開辦機構;就象足球比賽,一個人既是裁判,又是運動員,我們還能相信這場比賽的公正嗎?在部門保護主義以及行業本位主義的影響下,公眾對醫療衛生部門的裁決的公正性仍然引發較多的質疑;再有,醫療行政機構的行政裁決主要立足于醫療損害的具體事實,而對糾紛所面對的社會環境、醫患雙方利益等缺乏綜合評估,這也是其缺陷之一。
基于上述原因,尤其是公正性問題無法妥善解決,所以,目前選擇行政裁決作為解決糾紛的路徑的案例日趨減少。
3、向人民法院起訴
醫療糾紛可以不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處理,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侵權為案由的,訴訟時效為1年,以違約為案由的,訴訟時效為2年,均自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
嚴格的訴訟程序、最高的權威裁判和國家強制力的保證等因素使得訴訟在醫療糾紛的解決中始終占據著核心的地位。
然而訴訟的不足也顯而易見:醫療糾紛的專業化不可避免地造成醫療糾紛訴訟的拖延和高成本;醫療糾紛的重要證據是醫療事故鑒定結論,由于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的行政級別對鑒定結論的效力有較大影響,致使重復鑒定,費時費錢;訴訟中原被告雙方互不信任,甚至互相敵視,嚴重破壞醫患關系。
4、仲裁
由于仲裁員的選任的特殊性,即可以有法律專家又可以有醫療專家共同組成仲裁庭處理糾紛,兩個專業的結合使糾紛解決更具效率。目前我國鮮見醫療糾紛仲裁的案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2條之規定:“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钡?條規定:“下列糾紛不能仲裁:(一)婚姻、收養、監護、撫養、繼承糾紛;(二)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醫療糾紛不屬于不可仲裁的事項,醫療糾紛的性質是違約與侵權的競合責任,應該屬于其受案范圍。并且仲裁在我國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體系,可以直接加以利用,只需要在其中加入部分醫學專家、法醫學專家即可。
二、醫療糾紛解決流程
醫療糾紛調解辦公室受理醫療糾紛醫患雙方的調解申請,履行調解處理職責:
1、組織醫療糾紛調查,收集相關資料,了解醫患雙方的意圖。
2、宣傳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醫學知識,引導醫患雙方依據事實和法律公平解決糾紛,防止矛盾激化。
3、必要時邀請相關醫學、法律專家分析糾紛情況,并向糾紛雙方公布專家意見。
4、調解程序
(一)、調委會應當指定1名或2名人民調解員主持調解,醫患雙方當事人對調解員提出回避要求理由成立的,應當予以調換;
(二)醫患雙方當事人可聘請律師或委托代理人參加調解;
(三)調解應當在專門設置的調解場所進行;
(四)調解人員進行調解時應當做好調解筆錄。
5、經調解達成協議的醫療糾紛,按照雙方當事人達成的協議制作書面調解協議書。
6、經調解未達成協議的醫療糾紛,告知其他解決途徑。
7、分析醫療糾紛形成的原因,向醫療機構提出醫療糾紛防范意見和建議。
8、為患者及其家屬提供醫療糾紛調解咨詢服務。
在醫療糾紛發生之后,可以先和醫療機構進行協商,協商不成可以申請醫療管理部門解決,當然也是可以向法院起訴或者申請仲裁,當然一般在解決的時候會先進行調解,如果調解不成,就會按照相關程序進行處理,當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參與其中。
醫療糾紛訴訟的訴訟時效、程序分別是什么
醫療糾紛的行政處罰的種類
醫療糾紛處理方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立案后多久通知被告
2021-01-15房屋租賃協議中的押金
2021-01-26危害公共衛生罪
2021-01-21外資企業認繳資本是否可以質押
2020-11-25銀行貸款擔保的流程是什么,貸款保證擔保中的法律風險
2020-12-27行政處罰限期整改一般多長時間
2021-02-28放棄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1強制執行撤銷要多久生效
2021-01-03肇事叫人頂包算逃逸嗎
2020-11-17很少盡贍養義務能分撫恤金嗎
2021-02-26商標委托代理合同要約定期限嗎
2021-03-11放棄繼承權有啥法律后果
2021-03-16實名購房有什么作用
2020-11-23什么是專業的房地產評估
2021-03-18集資房和統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10國家規定實習期多長
2021-01-08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投連險有什么風險
2021-02-19什么是免責條款,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條款主要包括什么
2020-11-28酒后溺亡意外保險賠嗎,哪些情況意外險不賠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