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些民營醫院醫療水平低,管理差,經常發生醫療事故,這會給患者帶來人身傷害。其實大部分醫療糾紛都是由于雙方無法達成賠償協議。作為責任方,醫療機構必須要承擔賠償責任的,不然患者及家屬可以向醫療衛生部門投訴。那么醫療糾紛賠償標準2017年是多少?下面我們看看小編是怎么說的。
一、醫療糾紛賠償標準2020年是多少?
1、醫療費賠償金額=已發生醫療費用(不含原發病醫療費用) 預期醫療費用。
2、誤工費賠償金額=誤工時間×收入標準(患者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
3、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時間×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
4、陪護費賠償金額=陪護天數×陪護人數×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
5、傷殘生活補助費賠償=傷殘等級×醫療事故發生地的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賠償期限。
6、殘疾用具費賠償金額=普及型器具的費用。
7、喪葬費賠償金額=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個月。
8、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被撫養人的人數×當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撫養年限。
9、交通費賠償金額=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單據數額之和。
10、住宿費賠償金額=住宿天數×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準。
11、精神損害撫恤金賠償金額=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年限(死亡最長不超過6年,殘疾最長不超過3年)。
12、死亡賠償金=事故責任人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20年。
二、醫療糾紛的處理方式是什么?
醫療民事糾紛與其他民事糾紛一樣,屬于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屬民法的調整范疇。根據 “私法自治”的原則,通常情況下,國家不予干預,因此,雙方當事人可以就醫療糾紛進行協商,也可以進行民間調解和行政調解,從理論上講,醫療合同糾紛也可進行仲裁解決,但仲裁解決醫療糾紛還不受重視。國家對醫療民事糾紛的干預表現為民事訴訟,需要當事人起訴才能發生。也可以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解決。
綜上所述,醫療糾紛的發生勢必會導致患者出現人身損害,對此造成的損失,應該由責任方承擔。醫療糾紛賠償標準2017年包括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被撫養人生活費等。如果醫療事故導致患者死亡,醫療機構還要支付死亡賠償金、喪葬費和精神損害賠償金等。其中喪葬費不得低于社會平均月工資的6倍。
醫療糾紛的行政處罰的種類
醫療糾紛中醫院如何舉證?
醫療糾紛責任追究制度是怎樣的,醫療責任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泄露個人隱私賠償
2020-11-19買房貸款辦不成違約怎么辦
2021-03-22員工不能勝任工作調崗能降薪嗎
2021-02-20財產繼承遺囑模板
2020-11-18當事人在不知情下被簽合同有效嗎
2021-01-21受害人因交通事故致殘的是否有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呢?
2021-01-18偽造印章被判刑所簽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8基層醫院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
2021-01-15聘用中國雇員勞務合同范本
2020-11-11繳納五險是否等同于建立勞動關系
2021-01-05試用期離職是否受競業限制
2021-02-23勞動者不服企業作出的調崗決定該如何操作
2021-02-15湖南省疫情期間工資如何發放
2021-02-13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工作原則
2020-11-20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弘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服務承諾包括哪些
2020-12-25交通意外險的投保方式有哪些
2021-03-22保險投保人指的是什么
2020-11-16保險合同為什么會終止
2020-12-01保險理賠流程介紹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