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大陸法。德國和法國是典型代表。這兩個國家都在自己國家的民法典中明確規定了“任何人有權使個人生活不受侵犯”確認人身的一般權利是屬于民法典保護的絕對權利。通過民法典對隱私權的確認,從而有效地保護了公民的隱私權。
二是英美法。英美法有兩種立法保護方式:
(一)直接保護方式,即將隱私權作為一種獨立的權利,通過制定專門的隱私權法或在民法中用專門的條款進行保護,如美國。美國隱私權的保護立法比較完善。作為新的侵權行為類型,美國隱私權的發展由三條線索合成:侵犯隱私的侵權行為的創設,憲法學說的發展,州與聯邦層面制定具體立法的舉措。美國直接保護隱私的做法是:其一是聯邦最高法院宣稱在憲法中存在一般隱私權的事實;其二就是對于侵害隱私的行為是直接認定為侵害隱私權的侵權行為,并責令侵權行為人承擔精神損害賠償的責任。[21]美國通過三條線索交叉綜合,構成網狀,從而形成了比較完備的隱私權保護網絡。美國這樣一個典型判例法國家卻對保護隱私權有專門的立法,最有名的是1974年的《隱私權法》。
(二)間接保護方式,即對隱私權不直接進行保護,而將侵犯隱私的行為分別納入其他侵權行為范疇予以保護,如英國。隱私權在英國的發展沒有美國那樣繁榮,在英國國內法中沒有對一般隱私權的直接規定,英國對于侵害隱私權的行為并不直接定為侵害隱私權的行為,而是認定為其他類似的侵權行為,按照其他類似的侵權行為承擔民事責任,如名譽、信息侵害的賠償等等,這種方式保護隱私權的好處在于其可能擴大法官的自由裁量權,能夠適用類推,擴大了保護范圍。但由于隱私權的地位不明確,實際操作過程中隱私權保護可能受到削弱。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英國開始重視隱私權的立法保護,并于1985年頒布了以保護隱私權為核心的《個人資料保護法》。
在我國,對于隱私權的法律保護起步較晚。由于法律本身要追求的目標之一是社會穩定,為了讓民眾有一個比較合理的預期,因此法律具有保守的特點,不可能超越時代的發展。我國制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時,受當時國內客觀的社會情況的限制,立法者對隱私權的認識還不夠充分,因而沒有將隱私權作為公民的一項獨立人格權加以規定,所以到目前為止,隱私權在我國法律上的淵源僅僅包括憲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事實上,我國的憲法并不能在案件辦理中直接援用作為案件處理的法律依據,憲法規定的權利一般都要經最高人民法院解釋后才能適用于具體的案件,這樣隱私權的保護就顯得相當尷尬和被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信訪處理意見可否申請行政復議
2021-02-08外貿企業收到出口退稅款是否納稅
2020-12-06股權轉讓變更需要實名認證嗎
2021-03-14民事上保證的效力是如何的
2020-11-23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結果幾天出來
2021-02-12交通事故能否就傷殘單獨訴訟
2021-01-21遭遇家庭冷暴力怎么辦
2021-02-09在公司受傷了公司應該賠償什么
2020-12-21要約失效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10實習協議包括哪幾部分
2021-01-27產品責任險與公眾責任保險的比較
2021-02-20飛機延誤幾小時有賠償
2021-01-23出境旅游意外保險怎么報銷
2021-01-26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30學生在校跳樓身亡保險有賠嗎
2021-03-01保險公司能否因肇事逃逸免責
2021-01-06買了不計免賠為什么不能全賠
2021-03-24非法營運出事故保險賠嗎
2021-01-22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是怎樣的
2020-12-06保險合同簽訂后可以撤銷嗎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