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他人隱私在哪些法律條文上有規定?
律師解答:
我國法律涉及隱私權內容主要有如下條款: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三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第三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四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一百條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第一百零一條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140.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
以書面、口頭等形式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141.盜用、假冒他人姓名、名稱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侵犯姓名權、名稱權的行為。
四、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
七、問:侵害名譽權責任應如何認定?
答:是否構成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應當根據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來認定。
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侮辱或者誹謗他人,損害他人名譽的,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對未經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隱私材料或者以書面、口頭形式宣揚他人隱私,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譽權處理。
因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按照侵害他人名譽權處理。
八、問:因撰寫、發表批評文章引起的名譽權糾紛,應如何認定是否構成侵權?
答:因撰寫、發表批評文章引起的名譽權糾紛,人民法院應根據不同情況處理:
文章反映的問題基本真實,沒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內容的,不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罰款復議應如何進行
2020-12-26商賬追收機構的工作范圍是什么
2021-02-17房屋有部分違建可以抵押嗎
2020-12-22債權優先于物權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15離婚如何訴訟
2020-11-29自愿離婚協議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19交通事故上訴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3離婚協議中給付金錢義務約定和處理
2020-11-13什么是自由價格機制
2021-03-16一般代理可以調解嗎
2021-02-14顧客在超市受傷誰賠償,顧客在超市受傷的相關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3競業限制僅約定責任是否有效
2021-03-24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0-12-29應屆生實習期簽什么合同
2021-03-03企業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企業財產保險屬于哪一種保險
2021-01-07保險公司如何認定死亡
2021-03-22車保險單寫錯了怎么辦
2021-03-22第三者強制責任險賠償的歸責有哪些原則
2020-11-26死亡保險中被保險人自殺會有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