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三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第三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四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一百條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第一百零一條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140.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
以書面、口頭等形式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141.盜用、假冒他人姓名、名稱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侵犯姓名權、名稱權的行為。
四、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
七、問:侵害名譽權責任應如何認定?
答:是否構成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應當根據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來認定。
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侮辱或者誹謗他人,損害他人名譽的,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對未經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隱私材料或者以書面、口頭形式宣揚他人隱私,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譽權處理。
因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按照侵害他人名譽權處理。
八、問:因撰寫、發表批評文章引起的名譽權糾紛,應如何認定是否構成侵權?
答:因撰寫、發表批評文章引起的名譽權糾紛,人民法院應根據不同情況處理:
文章反映的問題基本真實,沒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內容的,不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文章反映的問題雖基本屬實,但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內容,使他人名譽受到侵害的,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金融機構企業間借貸的合法化操作方法有哪些
2021-03-25死刑復核階段可委托辯護人嗎
2021-01-24強制調崗降薪如何賠償
2021-03-20醫療意外保險具體是什么
2021-03-22保險索賠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2-05公司員工購買人身意外保險相關事宜
2020-11-29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分幾類
2020-12-14如何向航空公司索賠損失
2020-12-31交通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10保險代理人失職責任到底應該由誰來負擔
2020-12-16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以及概念是什么
2020-12-02土地承包人可以轉包嗎
2020-11-23棚改拆遷補償一般多長時間到位
2021-01-29已經簽訂了安置補償協議,可以反悔嗎
2021-01-23拆遷補償方案是由哪個部門制定
2021-01-30農村宅基地拆遷如何補償呢
2021-03-20房屋拆遷補償的方法和標準是什么
2020-12-21城市房屋拆遷和農村宅基地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1-01-20未取得拆遷許可證,擅自實施拆遷如何處罰
2020-12-30城市居民購買農村宅基地拆遷怎么補償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