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談論醫患糾紛,這也就意味著醫患之間存在一定的隔膜,那么關于醫患糾紛的法律規范有哪些?根據我們國家的相關法律規定,醫患糾紛的法律條文就是民法以及執業醫師法,除了這二者以外,還會有其他的法律規范。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介紹。
調整醫患糾紛的法律規范有:全國人大頒布的《民法通則》、國務院頒布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的《侵權責任法》。還有相關法律規范如《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執業醫師法》、《病歷書寫基本規范》、《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等。
在《侵權責任法》出臺前,醫患糾紛處理普遍采用二元制,即不構成醫療事故的較輕損害適用民法通則賠償,損害較重構成醫療事故的,適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也即損害重的賠償少,損害輕的賠償多。造成這一混亂局面,既有立法的問題,比如行政法規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了應由法律規定的損害賠償規范,也有法律適用方面認識上的偏頗,將不是同一階位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當成民法的特別法,最后最高法院竟然以通知形式公開確認了醫療糾紛的二元處理機制。加之醫療事故的鑒定是由醫學會作出,被人戲稱“老子鑒定兒子”、“醫醫相護”,醫療事故實體處理有利醫院,自然加劇了醫患矛盾的產生,甚至釀成了很多流血事件,從而促使立法機關在制定侵權責任法時,統一醫療損害責任。
在具體探討《侵權責任法》前,有必要再看一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法律地位。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是國務院頒布的行政法規,是衛生行政部門處理醫療事故的法律依據。只由于其越權規定了醫療事故的損害賠償(原來還有《交通事故賠償辦法》),造成了醫療損害法律適用上的混亂,因而飽受詬病,其損害賠償標準的實施很難貫徹(因為責任競合,可通過合同責任實現適用《民法通則》賠償),《侵權責任法》實施后,按照新法優于舊法,下位法服從上位法的法律適用原則,《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章醫療事故的賠償將不再適用。但該條例的其它規范并未廢止,其對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義務規定依然要遵循;衛生行政部門仍然要按條例處理醫療事故,對醫療事故責任人給予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司法機關依然適用條例追究醫療事故的刑事責任。
侵權責任法確立的醫療損害責任由以下方面構成:
醫療倫理責任
這要求醫方履行告知義務、說明義務、隱私保密義務,幫助患者選擇醫療方案和醫療措施等。
《侵權責任法》第55條規定的是違反告知義務的損害責任,是醫療倫理損害責任的基本類型。同時,《侵權責任法》第62條規定的違反保密義務的損害責任也是醫療倫理損害責任的類型。
醫療倫理損害責任,是指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從事各種醫療行為時,未對病患充分告知或者說明其病情,未對病患提供及時有用的醫療建議,未保守與病情有關的各種秘密,或未取得病患同意即采取某種醫療措施或停止繼續治療等,而違反醫療職業良知或職業倫理的過失行為,醫療機構所應當承擔的侵權賠償責任。醫療倫理損害責任的核心,是具有醫療倫理過失。第55條第2款規定違反告知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就構成違反告知義務的醫療倫理損害責任。其中對于損害的界定,應當包括造成患者人身實質性損害和造成患者精神性權利即自我決定權的損害。對于前者,應當適用《侵權責任法》第16條確定賠償責任;對于后者,應當適用第22條確定賠償責任。
理論上來說,我們都希望醫患糾紛不要再出現,文章也介紹了關于醫患糾紛的法律規范有哪些,這不僅會阻礙患者去治療疾病,也會影響醫生的職業生涯,為了維護好醫患關系,我們國家不僅出臺了相應的法律規范,最主要的還是應該對當事人進行一定的知識疏導,這樣才能維護好醫患關系。
醫患關系如何解決
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具體有哪些
醫療糾紛中醫患雙方的舉證責任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交易哪些情況可追究中介責任
2021-03-06合并債權債務包括資產嗎
2021-03-21全國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一致嗎
2020-12-05交通事故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完成
2021-03-06贍養包括小孩嗎
2021-02-07交通事故的法醫鑒定
2020-11-25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有哪些?
2021-03-07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讓認定
2020-12-04壽險投保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2021-01-17意外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2-06用假手續取得保險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03保險理賠需要提供的材料有哪些
2020-11-19保險公司拒賠是否合理
2021-01-06保險公司為何無需承擔雇主責任
2021-01-24銀行貸款禁止投向保險公司嗎
2020-12-25涉嫌危險駕駛保險會賠償嗎
2021-03-12對保險公司注冊資本如何要求的
2021-02-02土地承包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2021-01-17出讓土地贈與他人流程是什么
2021-02-03土地轉讓需要交什么稅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