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情:
甲、乙、丙為某公司派駐A地的業務員,乙是A地銷售業務的負責人。1998年初因工作調整,甲調往B地開展業務,后甲將其在A地辦理的業務同丙進行了交接。1998年4月甲以B地業務客戶的名義,將原A地客戶的貨款5000元電匯至公司帳戶。同年10月乙、丙認為甲有約15000元的貨款沒有交接,便以A地業務處名義,向公司領導寫了一份報告,乙、丙在報告上簽了名字。公司根據這一情況,在讓甲核對帳目期間,甲認為乙所反映問題不實雙方發生糾紛(已訴訟處理),甲一直未上班。后公司兩次通知甲如有經濟事宜,到公司保衛處書面講清,并重新分配工作,但公司一直未與其進行核對。甲認為乙、丙系捏造事實、侮辱誹謗,而公司則以乙、丙二人包庇縱容,均侵犯了其名譽權,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乙、丙及公司停止侵害、恢復名譽,并賠償精神損失10萬元及其誤工收入2萬元。
二、審理:
法院審理認為,公民的名譽權受法律保護,侵犯公民名譽權的行為主要指以侮辱的方式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敗壞他人的人格或以誹謗方式隱瞞真象,捏造事實并加以傳播,以詆毀他人名譽、損害他人尊嚴,致使他人社會評價降低的過錯行為。
本案甲由于工作調整,未能及時全面的移交工作并說明情況,致使業務接收人乙、丙對其移交工作產生疑問,并將有關問題以書面形式向公司反映,屬于其應盡的工作職責,也是公民正當行使監督權的表現,不屬于故意捏造也不存在非正常傳播,其行為不存在違法性,因此甲主張乙、丙侵犯其名譽權的主張不予支持。甲所在公司未能及時落實乙、丙反映的問題,并告知甲已上交的部分貨款,屬工作方法欠妥。公司雖兩次通知甲到公司保衛處報到并重新分配工作的行為,雖然提出“如有經濟事實”書面講清的要求欠妥,但屬于正常行使企業的經營自主權和管理權,亦不構成對甲名譽侵權。因此法院判決駁回甲的訴求。
三、分析:
名譽權是公民和法人對自己在社會生活中所獲得的社會評價即自己的名譽,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權利。
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權。《貫徹意見》第140條規定,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1993年8月7日法發[1993]15號)第七條關于侵害名譽權責任如何認定的規定,“是否構成侵害名譽權責任,應當根據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行為人違法行為、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上來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我國誣陷他人有什么后果
2020-11-17商號權糾紛主體可以是個人嗎
2021-02-24公安機關應當在事故發生后多久出具事故認定書
2021-03-01民間借貸中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認定
2020-12-05法定監護人變更監護有哪些方式
2021-02-26探望權義務主體的協助義務是什么
2021-01-05離婚協議書如何簽訂
2021-01-04男子只辦婚禮沒登記,婚姻是否有效
2020-12-25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起訴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0法人在公司賬戶銀行開戶就可以直接取錢嗎
2021-02-16再婚者可否繼承前妻的遺產
2020-12-16整容失敗沒有合同怎么起訴
2020-11-24公司高管是否有法定競業限制
2021-02-15個人所得稅項目包含公積金和養老保險嗎
2020-12-27用人單位使用已經辭職的員工參與拍攝的宣傳視頻,是否侵犯個人肖像權
2021-01-30什么是人壽保險,投保壽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2公共交通意外險的保險待遇
2021-01-22人身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1-10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二)
2020-11-13車禍藥費花5萬保險賠多少錢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