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損害賠償糾紛的范圍怎么確定?
依照《條例》第五十條、第五十一條、第五十二條的規定,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的范圍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醫療費;
2、誤工費;
3、陪護費;
4、住院伙食補助費;
5、殘疾生活補助費;
6、殘疾用具費;
7、喪葬費;
8、被扶養人生活費;
9、交通費;
10、住宿費;
11、精神損害撫慰金;
12、鑒定費。筆者認為,對上述因醫療事故而產生的損失,其賠償標準應首先適用《條例》、《通知》的規定,《條例》、《通知》沒有規定的,則可比照《解釋》的規定予以賠償。
二、醫療損害責任的歸責原則
1、過錯原則。《侵權責任法》第54條規定醫療機構在醫療行為中須存在醫療過錯,且因為該過錯導致了患者醫療損害才需要承擔侵權賠償責任,這是《侵權責任法》實施以后在醫療損害訴訟案件中,醫方承擔賠償責任的前提。
2、過錯推定原則。《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八條規定“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1)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2)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3)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在以上三種情況下,患者不需證明醫療機構的醫療行為存在醫療過錯,只要證明醫方存在上述情況,法院就應推定醫療機構存在醫療過錯。
3、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59條規定了在醫療行為中,只要醫療機構使用了不合格的醫療產品致使患者人身受到損害,無論其醫療行為是否有醫療過錯,都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醫療損害給患者身體具體造成的影響,這有可能都要經過司法鑒定,有了權威的鑒定意見以后才能具體的分析應該賠償的范圍。比如所謂的醫療損害,實質上并沒有給患者造成殘疾,那賠償范圍肯定不包括殘疾補助費,至于被撫養人的生活費和喪葬費等這些賠償項目,也得是醫療損害造成了一定的嚴重后果的情況下才能索賠的。
醫療損害責任有哪些類型
醫療損害鑒定流程是怎樣的,需要哪些材料
醫療損害責任糾紛的特征及歸責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部門解散把員工調崗合法嗎
2020-12-22緩刑期間能否競選村委會成員
2020-12-11行政處罰停產停業多長時間
2020-11-14有限合伙企業入伙與退伙的特殊規定
2021-01-16交通事故的賠償調解程序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交通事故應該怎么起訴
2020-12-22連環購銷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9個人侵占集體土地該如何處罰
2020-12-29勞動合同在哪些情形下無效
2021-01-30同一時間段能否成立不同勞動關系
2021-01-17申領失業補助金從什么時候可以領
2020-11-21勞動爭議一審結束仲裁還有效力嗎
2021-02-10意外傷害險可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12人身保險合同案例分析
2021-03-20保險人能直接賠償受害人嗎
2021-02-12保險單有什么作用
2021-03-15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計算
2021-02-23商業車險怎么退保,退保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13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1-03-15保險經紀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