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針對“著名勞-模李*麗出任北京某家居企業的形象大使”這一事件,展開了激烈的論辯。反對者,認為勞-模是一種“公共資源”“國家榮譽”,勞-模個人無權利用這個身份獲得利益。支持者認為,勞-模身份也是通過個人努力得來的,勞-模可以做廣告。
以上爭論,基本是“義理”之辯,本文試圖從法律的角度,對這一現象進行分析、評價。因為法律畢竟是社會現象、公民行為最終極的評價。
首先,我們應對“勞-模”這個稱號的權利性質和權益歸屬進行準確的界定,這是解決爭議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全國勞動模范”,在我們國家是一種意義重大的榮譽稱號,指特定的人從政府部門獲得的專門性和定性化的積極評價。勞動模范,在政府、其他公民眼里,僅僅就是一種榮譽稱號,但這種稱號,一旦通過正當的程序,明確授予一個特定的主體,這項榮譽對獲得者本人而言,就具有了雙重意義:一是獲得了榮譽稱號,二是享有受法律保護的“榮譽權”。
榮譽權,是指公民或法人對其獲得的榮譽及其利益所享有的保持、支配的權利。榮譽權在權利屬性上是人身權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既是人身權的范疇,說明榮譽權具有嚴格的人身屬性,是一項私權利,是個人從國家那里獲得的“個人榮譽”,并非“國家榮譽”,更不是一種“公共資源”。法律上的榮譽權,包含三項具體內容:1.榮譽保持權;2.精神利益支配權;3.物質利益獲得權。由此可見,勞-模完全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合理支配使用自己的“榮譽權”,并獲取精神、物質利益。任何組織和個人都無權干涉。
李*麗的出任企業形象大使,之所以惹來爭議,是因為多數公眾認為組織授予的稱號是神圣的,只能供著,不能從中獲取利益,否則就是不道德或是不正當的。這種指責或批評,在法治社會中實際上是干涉了他人行為的自由。因為國家在授予勞-模稱號時,并沒有“不能出任企業形象大使或進行其它獲利行為”的約定,這意味著勞-模對自己的榮譽稱號享有比較充分的“自主權”。因此,勞-模李*麗出任北京某家居企業的形象大使,雖然自己從中獲得了利益,但并沒有損害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利益,其行為是十分正當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監督檢查的主要內容
2021-03-02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標準是這樣的!
2020-11-10購入固定資產是否交納印花稅
2020-11-08抵觸申請對專利新穎性的影響是什么,有哪些構成要件
2020-12-28財產損失鑒定報告需要提供的資料清單有哪些
2021-03-13公司房產抵押貸款程序是什么
2021-03-01臨時用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20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2-19解除勞動合同最多賠償多少個月
2021-03-03勞務工和合同工退休有什么區別
2021-01-26怎么確認勞動關系
2021-01-10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海上運輸保險概述
2021-02-04建筑工程保險的被保險人
2020-12-13對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的理解
2020-11-21該保險合同是即時生效還是附期限生效
2021-02-16失業保險只交了6個月失業可以領嗎
2020-12-03機動車發生全損應如何理賠
2021-01-20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
2021-03-23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應頒發什么證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