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行法律的相關規定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見,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通常應具備兩個要件:一是未經本人同意;二是以營利為目的。常見的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主要是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業廣告、商品裝潢、書刊封面及印刷掛歷等。對于侵犯肖像權行為,受害人可自力制止,例如請求交出所拍膠卷,除去公開陳列肖像等,也可以依法請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或賠償損失等。賠償損失請求權,不以財產損害為要件。
其他法律和司法解釋對侵犯肖像權也作出一些相應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39條規定:以營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應當認定為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25條規定,廣告主或廣告經營者在廣告中使用他人名義、形象的,應事先取得他人的書面同意;使用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名義、形象的,應當事先取得其監護人的書面同意。
根據上述標準,一般情況下,只要未經肖像權人同意并以營利為目的使用肖像,就構成侵權。
(二)現行法律規定的主要缺陷
從目前的法律規定看,我國對于肖像權的保護是不完善的。
肖像權包含公民對于自己的肖像享有獨占權和專用權。獨占權是指公民對于自己的肖像是否允許他人通過藝術再現的權利,專用權是指公民對自己的肖像決定是否使用和如何使用的權利。《民法通則》第100條關于“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開的肖像”的規定,實際上只強調了公民肖像權專用權方面的保護問題,而缺乏對公民肖像權獨占權保護的規定,同時在公民肖像權專用權的保護中,《民法通則》也只強調了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其肖像的一面。倘若堅持既有的狹窄解釋,將會得出未經本人同意,不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就不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荒唐結論。因此,現有《民法通則》的規定屬于法律概念外延過窄的失誤,因而宜于作擴大理解。應當說,根據肖像權獨占、專有的性質,未經本人同意,是侵犯肖像權的本質特征,而以營利為目的只能是侵犯肖像權一種常見的表現形式。另一個方面,公民的肖像權是一種人格權,其體現的主要是精神利益。法律保護公民的肖像權,最主要的是保護公民肖像權所體現的精神利益,同時也保護有精神利益轉化、派生的財產利益。因此,只強調以營利為目的,這顯然與民法通則保護公民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的立法宗旨相悖。1988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召開的華北五省(市、區)審理侵害著作權、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案件工作座談會認為:擅自使用他人肖像,不論是否營利,均可認定侵害了他人肖像權,不能認為侵害肖像權必須以營利為目的。但是此種解釋僅限于理論探討,還未在立法上予以確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合同雙方當事人協議約定發生糾紛各自可向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如何確定管轄的復函
2020-12-21企業員工試用期管理有哪些誤區
2021-01-16律師函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1-02-16企業固定資產轉入清理是怎么辦
2021-03-16企業破產案件應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2-13破產和解的提出時間有什么規定
2021-01-26農村五保戶去世后其遺產應由誰繼承
2021-01-21遺產繼承唯一法定繼承人還用公證嗎
2020-11-17私生子繼承遺產的份額是多少
2020-12-15購房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六大陷阱是什么
2021-02-21長期勞務派遣是否會被認定為勞動關系
2021-02-03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什么不同
2020-12-07人身保險投保方擁有怎樣的權利
2021-01-28人身保險新型產品精算規定
2021-01-01“閩連運9503”輪船載貨物保險糾紛案
2021-03-11被盜車出險 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0-12-15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需要公告嗎
2020-12-28朋友借車惹糾紛保險費、修車費誰來負擔
2021-03-03汽車沒買保險交警查到會怎樣處理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