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民事法律體系中的支架性法律,《侵權責任法(草案)》于2002年12月經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初次審議,于2008年12月經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第二次審議。
目前,我國沒有一部法律明確規定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標準,實踐中司法機關一般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該司法解釋規定,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20年計算。這個司法解釋確定了城市和農村兩個賠償標準,而城鄉收入差別巨大,因而出現了賠償數額上的巨大差別,導致“同命不同價”。
近幾年來,面對質疑,一些司法實踐正在努力打破“同命不同價”。今年5月9日,江蘇無錫錫山區法院審理的一起4名安徽農民工在交通事故中死亡賠償案,4名農民工獲賠各種費用240萬元。如果按這4名死者戶口所在的安徽農村人均收入標準判決,每人僅能獲賠7萬元,兩者之間相差近10倍。法院最終確認,死者在事故發生前已經在上海工作生活,死亡賠償可以按上海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計算。
今年6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王*明在專題法律講座中,首次就死亡賠償中“同命不同價”的問題明確表示:“立法時傾向于原則適用統一賠償標準,適當考慮個人年齡、收入、文化程度等差異,統一標準不宜以城鄉劃界,也不宜以地區劃界,而是人不分城鄉、地不分東西的全國統一標準。交通肇事、礦山事故等發生人數較多傷亡的情況,可不考慮個人差異,采用一攬子賠償方案?!?/p>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在今天關于草案修改情況的匯報中表示,草案前兩次審議中,有的常委委員、部門和專家指出,死亡賠償在許多情況下根據死者年齡、收入狀況等情形賠償數額有所不同,但在同一事故造成死亡人數較多時,為便于解決糾紛,不少地方采用相同數額予以賠償,草案應當根據實際做法增加有關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民法室有關負責人介紹說,草案二次審議后,廣泛征求了意見,最高人民法院、全國律師協會、一些地方和專家提出,全社會普遍關注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標準。在實踐中,死亡賠償金的性質不夠明確而且標準較低,不足以彌補受害人的損失。將死亡賠償金的標準按照農村和城市進行簡單劃分,“同命不同價”的爭論長期困擾法院審判工作,侵權責任法對此不能回避,應該明確規定死亡賠償金的性質和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囑繼承及遺囑的形式
2020-11-13賠償委員會的組成及如何做出決定
2020-12-27有權申請行政復議的當事人已經死亡怎么辦
2020-12-17工傷鑒定遲到是否可以要求退錢
2021-01-06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1民間借貸房屋抵押過戶犯法嗎
2020-12-09拆遷賠償費是否是婚前財產
2020-12-25離婚后再進行結婚登記要離婚證嗎
2020-12-24行政辦事處有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3服務外包和勞務派遣的意思一樣嗎
2020-12-15勞動中受了傷該如何賠償呢?
2021-03-09婚前買房婚后辦證是否屬于共同財產
2020-12-07辭退發工資嗎
2021-02-28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完家屬還要錢怎么辦
2021-01-23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
2020-11-15患抑郁癥自殺能獲得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21公司拖欠五年保險如何維權
2021-02-10財產保險公司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管理方式
2021-02-21保險報案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1-02-21如何購買車險才劃算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