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非法行醫有兩類:
1、無醫師資格或無醫師執業資格者的行醫。其方式有:
(1)私設診所或以游動方式開展診療活動。其民事責任由行醫者本人承擔;(2)掛靠正式醫療機構以“專科或專家門診”名義行醫。其民事責任依民法通則和民事訴訟規則的精神,由行醫人和醫療機構承擔連帶責任;(3)個人或個人合作執業的醫療機構被吊銷或注銷執業許可證后繼續行醫。其民事責任由行為人承擔。
2、有醫師執業資格證者的非法行醫。
其方式有:(1)私設診所或在家里私自開展診療活動。其民事責任由行醫者本人承擔;(2)在非醫療機構或他人(單位)私設的醫療機構兼職行醫。其民事責任由兼職單位承擔,因其具有職務行為性質。應當指出,到正式醫療機構非法兼職從事執業許可范圍的業務,不構成非法行醫。因此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應認定為醫療事故。因為行醫人與其兼職的醫療機構都具有主體資格,行為人只負行政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六十三條 公民、法人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雙方當事人約定,應當由本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
第一百一十九條 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第一百三十條 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第二十四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不得開展診療活動。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其停止執業活動,沒收非法所得和藥品、器械,并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第十四條 醫師經注冊后,可以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按照注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執業,從事相應的醫療、預防、保健業務。
未經醫師注冊取得執業證書,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動。
第三十九條 未經批準擅自開辦醫療機構行醫或者非醫師行醫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取締,沒收其違法所得及其藥品、器械,并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醫師吊銷其執業證書;給患者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
第三十三條 未經批準擅自開辦中醫醫療機構或者未按照規定通過執業醫師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取得執業許可,從事中醫醫療活動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和《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售農村房屋的效力是怎樣的
2021-03-12什么是醫療事故罪
2020-12-08個體工商戶稅收標準是什么
2021-02-26輕微交通事故處理的步驟是什么
2021-01-142020國家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22離婚扶養義務有沒有強制性
2020-12-23房屋賣了又辦理抵押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1-03房產繼承前調查要多久
2021-01-282020年勞動合同法關于經濟補償金的法律規定
2020-12-14初入職場必須了解的十個法律問題
2021-02-22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保險公司的押金怎么退
2020-11-07對方全責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6受益人與被保人同時遇難死亡,保險要怎么賠
2020-11-26公務員被辭退是否可以領失業保險金
2021-01-19保險合同成立后能否退保
2021-01-27樹倒塌后壓到汽車如何理賠
2021-03-18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會提起上訴嗎
2021-03-11海上貨運保險利益案例
2021-03-01保險受益權的消滅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