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醫療事故后,可以采取的解決辦法有調解。那么,在具體的調解中應遵循的原則有哪些呢?
一、醫療事故賠償調解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1、與具體案件的醫療事故等級相適應
醫療事故分為“四級”,確定賠償的具體數額不僅要考慮醫療事故屬于哪一級別,還要考慮到屬于某一級別的哪一個等級。不同級別的醫療事故的賠償數額不一樣,同一級別中不同等級的醫療事故,其賠償的具體數額也不一樣。
2、與醫療過失行為在醫療事故損害中的責任程度相適應
確定醫療事故的賠償責任,首先必須確定醫療行為本身是否有過錯,有過錯才可能承擔責任,沒有過錯不承擔賠償責任。有過錯也不意味著承擔全部責任,還要看過錯行為對損害方損害結果所占的責任程度大小,有多大的責任就承擔多大的賠償責任。
3、客觀考慮患者原有疾病狀況與損害后果的關系
包括患者原有疾病狀況在發展過程中的必然趨勢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的關系;患者原有疾病狀況發展對現存損害后果的直接作用程度及與過失行為之間的關系;患者原有疾病狀況的基礎條件在靜止狀態與其現有損害的關系,如果是一個相當于X級的殘疾者,而醫療事故導致其殘疾程度進一步嚴重,在確定具體賠償數額時應當減除原有殘疾損失的份額;患者原有疾病狀況的危險性及其與醫療主體實施醫療行為的必然聯系和客觀要求,患者因醫療行為的獲益結果與損害結果的關系等;
4、不屬于醫療事故,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
醫療主體只對因自己過錯直接造成的患者人身損害承擔賠償責任,而對非醫療事故責任導致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與醫療措施有關的其他損害后果不承擔賠償責任。
二、醫療事故賠償的處理方式
發生醫療事故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愿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的,應當制作協議書。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和醫療事故的原因、雙方當事人共同認定的醫療事故等級以及協商確定的賠償數額等,并由雙方當事人在協議書上簽名。
對于已確定為醫療事故的,衛生行政部門可應醫療事故爭議雙方當事人請求,進行醫療事故賠償調解。調解時,應當遵循當事人雙方自愿原則,并應當依據本條例的規定計算賠償數額。經調解,雙方當事人就賠償數額達成協議的,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應當履行;調解不成或者經調解達成協議后一方反悔的,衛生行政部門不再調解。
醫療事故打官司的期限是多久?
醫療事故鑒定費用由誰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結果加重犯與加重情節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房產抵押貸款到期后怎么解除抵押
2021-01-05公司收購轉讓程序是什么
2021-01-09強行拆除屬于什么行為
2021-01-15成為獨立董事需滿足哪些條件
2021-02-06商標授權價格應該怎么確定
2021-03-15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用應該由誰繳納
2020-11-07聽證程序適用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4服刑人員減刑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26人民法院司法鑒定工作暫行規定有什么
2021-03-16探望權中止事由是什么
2021-03-07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不是要雙方到場簽字
2020-11-13肇事叫人頂包算逃逸嗎
2020-11-17未成年的房產可以用于父母抵押嗎
2021-03-26離婚財產保全手續有哪些
2021-03-01提供虛假學歷入職違法嗎
2021-01-21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1-16保險合同變更風險是如何的
2021-03-10什么叫做追償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