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教育地產”應注意的事項:
1、量力而行,合理購房、理財
教育地產價格普遍偏高,這就需要欲購教育地產的家長具備一定經濟實力,但對很多工薪階層,對一個靠工資吃飯的三口之家來說,是不小的經濟負擔,如果考慮將來升息的因素,家庭財務還可能吃緊,所以要量力而行,不要不顧一切背上沉重的財務負擔。建議家長可將目光鎖定學區內小面積的房源,即使單價偏高,總價也能承受,將來出手也比較容易。
2、注意學區的劃分
有些房屋雖然與重點學校僅一墻之隔,但并非意味著就能進入該學校就讀。所謂的“就近入學”,并不是指到離家最近的學校就讀,而是指由所在地區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本地區公辦學校的資源配置狀況和義務教育適齡學生的分布和需求狀況,合理規劃和確定本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招生入學范圍和招生人數,為每一位適齡兒童少年提供就近入學的義務教育名額。據了解,按照相應規定,招生是有一定地理范圍的,是以小區或街道整體劃分的。所以購房者一定要注意該學校的地理劃分范圍。
3、入學規則易變,謹防風險
雖然學區劃分相對穩定,但也不是完全不變的。受生源人數的影響,教育部門會對每所學校招生區域在一段時間內進行適當調整,這樣勢必會影響到“就近入學”需求的購買者。由于每年各個學校入學人數出現相應變化,特別是重點學區,一般招生人數會出現大幅增多現象,教育部門會做出調整學區劃分的決定。因此購房者在考察房源前,一定別忘記前往教育部門了解清楚,以免出現花高價買房而孩子無法上重點學區的情況。此外,家長還要在購房之前到該區域學校就落戶的年限、入學的年限、同一套房的名額標準等問題,確定自己的購房行為和學校入學要求相吻合。購買教育地產的風險不是孩子家長所能駕馭的,所以在選購教育地產時要謹慎防范風險。
4、學校的情況是動態的,綜合衡量
學校的教學條件是動態的,不會一成不變。比如,一些學校幾年前還是默默無聞,幾年后教學育人的質量提高很快,再過幾年很可能就變成家長趨之若鶩的名校了。有的學校名聲在外,在校與校的競爭中進步不快,幾年后就落后了。另外還有一個情況也得防范,有的小學和初中被企業收購后變為私立學校,學校的體制變了,入學的規則也會相應發生變化。這些變化對孩子教育和教育地產的價值都會有影響。所以在購買教育地產的時候要要綜合衡量學校教學條件。
5、全面了解選購房屋的特點
很多家長咨詢購房事宜時,只考慮學區的問題,房價、房屋品質卻成了第二位考慮的問題。其實,選擇“教育地產”,同樣應該全面了解房屋各種特點,尤其是居住的舒適性問題。最好購買那些小學、中學能夠同時兼顧的教育地產,這等于可以讓自己的子女能在小學、中學階段都有機會進入重點學校就讀。無疑是會更合算。如果更多考慮投資,不妨選擇面積較小的房子,等到子女報戶口等教育完成后,還可將房子出租,取得一些投資收益。
6、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學校
每一所成名的學校都有自己的辦學特色,這種特色只有符合了你的孩子的特長或者發展方向,這所名校才有價值。有家長認為,花大價錢買教育地產就是為了孩子能與家庭背景好的孩子做同學,編織一張優良的社會關系網,但如果你的孩子在同學中感到自卑,喪失自信,進而厭學,造成更壞的影響,豈不事與愿違。所以名校雖好,但不一定適合你的孩子,在選購教育地產時一定要結合自己孩子特大,選擇適合的學校,適合的教育地產。
7、盡快落戶是關鍵
在房產交易中,產權過戶與戶口遷移并不是同時進行的。一般情況下,先辦理產權過戶手續,再辦理戶口遷移手續。必須是原有戶口全部遷出之后,才能辦理新戶口的遷入手續。否則,即使房屋產權屬于自己,有可能面臨由于房中仍有戶口未能及時遷出而無法辦理遷入手續的尷尬局面。有時賣方會推遲戶口遷出時間。對于此類情況,買方應在合同中書面約定戶口遷移的時間及違約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征地補償是怎么樣的
2021-02-10征地補償費用有哪些
2021-02-09行政處罰辦結后多長時間立卷
2020-12-15引誘他人涉黃犯罪會怎么判
2021-03-09婚姻法離婚損害賠償
2020-11-29企業如何登陸新三板掛牌
2021-02-13離婚法院調解和好后對方還是有家庭暴力能不能再次起訴離婚
2021-02-15人身傷害侵權人死亡有誰賠償
2021-01-01離婚后撫養費標準另一方無固定工作
2021-01-06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停發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可以注銷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的情形
2021-02-24擔保合同是債權合同嗎
2020-12-02合同擔保方式有哪些
2021-01-04農村土地糾紛怎么快速處理
2020-12-13房產己給贈與稅出售還付所得稅嗎
2021-02-18入職3個月無故被開除賠償金怎么算
2020-11-08一房多租詐騙15萬,一房多租構成犯罪嗎
2021-01-16離婚時的經濟補償 經濟補償數額的確定
2021-03-06經濟裁員能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2-24離婚如何分割人壽保險金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