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關死亡賠償金的問題。依據該司法解釋第7條來理解,自然人因為侵權行為致死,死者的家屬(本文特知受害者的父母,子女,或者配偶;如果受害者沒有父母,子女或者配偶的,為其他近親屬)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因為受害人的死亡,死者家屬的精神損害是顯然的,所以該司法解釋第9條中的死亡賠償金應該理解為是對死者家屬的精神損害賠償。按照這個司法解釋的精神這樣理解應該是合適的,但是這就會和我們已有的一些法律,行政法規中相同或者類似的制度相沖突。在94年通過發布的〈國家賠償法〉第27條里面也確認死亡賠償金,有關條文如下:`“造成死亡的,應當支付賠償費,喪葬費,總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二十倍。”很明顯,這里的死亡賠償金賠償的是“死者生命如果存續下去所能得到的合理利益期待”(《國家賠償法例解與適用》人民法院出版社97年版第291頁)。在《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36條有一項賠償項目叫做死亡補償費,并且規定了計算標準:“按照事故發生地平均生活費計算,補償十年。對不滿16周歲的,年齡每小一歲少一年,對70歲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最低不得少于五年”。先檢討一下這個名字,既然第36條討論的是民事侵權涉及的民事賠償,怎麼可以命名為死亡補償金呢?盡管民事賠償的功能主要是補償,但是在民法里面民事補償和民事賠償是大有區別的。所以我個人認為,這個死亡補償金改為死亡賠償金更為合適。應該說這個死亡賠償金和國家賠償法里面的死亡賠償金一樣,旨在賠償“死者生命如果存續下去所能得到的合理利益期待”,然后我們將前者和后者進行對比就會發現:
(1)兩者的計算標準大不一樣,前者是按照事故發生地平均生活費計算的,后者是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來計算的,我們很清楚,一個自然人的正常工資不可能全部用來生活消費,肯定還要積蓄啊,所以后者的標準對受害人救濟更為有利。
(2)兩者的計算年限也不一樣,前者一般為10年,后者為20年。雖然我對這個年限是如何社定的不大清楚,顯然兩者規定不同意,對受害人救濟大不一樣,容易造成法律實踐的不統一。同樣一個死亡賠償金,竟然會出現這樣大的差異,真讓我感到驚嘆。考慮到國家賠償法和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都是在這個司法解釋出臺之前發布的,但是在同樣是受害人被侵權致死的這種情況也應該考慮死者家屬的精神損害,這應該是上述立法的一個欠缺,現在我們依據這個司法解釋死者家屬的精神損害賠償也叫做死亡賠償金。然后,我們再將他們和司法解釋中的死亡賠償金對比,同是死亡賠償金,其意義大不一樣,一個是用來賠償“死者生命如果存續下去所能得到的合理利益期待”,而另一個是用來賠償死者家屬的精神損害,這樣不免引起混淆和誤解。所以我覺得應該把司法解釋中精神撫慰金中的死亡賠償金改為死亡撫慰金,以和旨在賠償死者本人財產性損失的死亡賠償金區別開來,同樣可以避免把人的精神情感利益商品化之嫌。
2.有關殘疾賠償金的問題。依據該司法解釋第一條第七條和第9條,自然人因健康權受到侵犯致殘,自己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這個精神損害撫慰金叫做殘疾賠償金,而殘疾人家屬則是不可以的,我覺得也是不大合適的。和上面的死亡賠償金一樣,殘疾賠償金也和我們其他的法律法規很難協調。在94年通過并發布的《國家賠償法》第27條中規定了殘疾賠償金,這個殘疾賠償金“是對公民因身體殘疾而失去的收入,所受到的痛苦`以及需要扶助所花費的金錢賠償”(《國家賠償法例解與適用》人民法院出版社97年版第291頁)。在《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物在運輸過程中毀損如何認定責任主體
2021-03-04變更路線造成費用增加可要求旅客增加票款嗎
2021-03-14傷殘鑒定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11涉外撫養管轄
2021-01-14離婚男方沒有財產可以要賠償嗎
2021-03-17離婚案律師費多少
2020-11-20原產地標記與地理標志有哪些異同
2020-11-25反擔保協議
2021-02-10長時間空置出讓土地會被收回土地使用權嗎
2021-02-09婚姻關系如何順利解除
2020-11-12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請贍養費
2021-01-22交通事故要求賠償怎樣訴訟
2020-12-10一般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
2021-02-09補償款提存程序
2021-03-17房屋未過戶,房屋征收補償歸誰所有
2021-02-06租房遇到黑中介不退定金怎么辦
2020-12-24公司倒閉派遣制制員工怎么賠償
2021-01-07山東省事業人員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3-13國際鐵路聯運貨損的索賠時效和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16勞動糾紛過多久失效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