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醫療機構需負行政責任,換言之,醫療機構應承擔行政責任的情形有哪些呢?其實,對于這個問題,我國相關條例早已對此做了明文細致的法律規定,下面,請您隨律霸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醫療機構違反《處理條例》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一)未如實告知患者病情、醫療措施和醫療風險的;
(二)沒有正當理由,拒絕為患者提供復印或者復制資料服務的;
(三)未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要求書寫和妥善保管病歷資料的;
(四)未在規定時間內補記搶救工作病歷內容的;
(五)未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封存、保管和啟封病歷資料和實物的;
(六)未設置醫療服務質量監控部門或者配備專(兼)職人員的;
(七)未制定有關醫療事故防范和處理預案的。
(八)未在規定時間內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
(九)未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醫療事故的;
(十)未按照規定進行和保存、處理尸體的;
延伸補充:
醫療機構有幾種行政責任
依照《國務院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執業醫師法》給予醫療單位和直接責任人以相應的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它主要有:
1、財產罰。基于違法或違章行醫而致的醫療糾紛,可給予醫療單位一定數額的罰款,或沒收財產(如未達法定標準的、能嚴重影響病人安全和健康的醫療器械,各種假藥劣藥等)。
2、行為罰。符合《執業醫師法》第37條規定,情節較重的,或由于醫院嚴重管理混亂而致的醫療糾紛,衛生行政機關可暫扣或吊銷直接責任人的《醫師職業證書》或《護士職業證書》,暫扣或吊銷責任醫療單位的行醫許可證。
3、申戒罰。基于醫療單位管理不善而致的醫療糾紛,可給予警告、通報批評或限期改正等措施。對于醫師責任符合《執業醫師法》第37條規定,情節較輕的,可給予警告或責令暫停執業活動。
4、行政處分。直接責任人或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在醫療糾紛中負有責任的,可依責任大小比照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等行政處分。《處理辦法》第20條規定:對造成醫療責任事故的直接責任人員,醫療單位應當根據其事故等級、情節輕重、本人態度和一貫表現,分別給予以下行政處分:
一級醫效事故: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開除留用察看、開除;
二級醫效事故: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
三級醫效事故: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
《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21條規定:對造成醫療技術事故的直接責任人員,醫療單位應責令其作出書面檢查,吸取教訓,一般可免予行政處分;對情節嚴重的,也應當依照本辦法第20條的規定,酌情給予行政處分。
以上就是我們關于何時醫療機構需負行政責任的法律解答。從上文可知,醫療機構承擔行政責任的情形多為醫療機構未按規定處理與病患相關問題。此外,一般情況下,醫療機構承擔的行政責任有財產罰、行政處分等等。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歡迎你隨時咨詢我們律霸,我們將盡快為您具體解答。
醫療事故有幾種行政責任
醫療事故民事責任有哪些
哪些失職行為構成醫療責任事故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醫藥費幾個月可以報
2020-12-13政府法律顧問的聘書怎么寫
2020-12-30公司分立方是否可能分立負債
2020-12-17違約金是否包含定金
2021-02-15房屋被別人做了擔保怎么辦
2020-11-29贈與合同受贈人后期簽字可以嗎
2021-02-08自己寫的保證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2職工在單位受傷可否起訴侵權責任
2021-03-03申請財產保全需要多少費用
2021-03-06產假期間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0-11-30注冊倉單定義和流程是什么
2020-11-07校園欺凌會被開除嗎
2021-01-15正在按揭房是否可以交易?
2021-01-11房產贈與過戶程序是什么
2020-11-11勞務派遣是否計入應付職工薪酬
2020-12-17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商場未盡保障義務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05人壽保險受益人怎樣指定
2020-11-24侵權責任和產品責任可以同時主張嗎
2020-12-25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