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醫療事故
醫療事故鑒定
醫療事故分級標準
醫療事故鑒定程序
醫療糾紛處理
大家都知道,醫生是一個神圣的職責,擔負著救死扶傷的重大使命,但是難免出現一些醫療事故,發生醫療事故,出現醫患糾紛時,應該是醫生個人承擔主要責任還是醫院作出主要賠償呢?根據我國相關法律,小編將為大家詳細介紹醫療事故醫生賠償與醫院賠償的關系。
一、醫生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如果醫生嚴重不負責任導致醫療事故的,醫生可能構成醫療事故罪;如沒有構成犯罪,那就是醫院對患者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醫生如有重大過失或過錯的,醫院可以向醫生部分追償;另外,醫生還可能受到行政處分或紀律處分。
二、相關法律條例
醫療機構發生醫療事故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醫療事故等級和情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執業許可證,對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依照刑法關于醫療事故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對發生醫療事故的有關醫務人員,除依照前款處罰外,衛生行政部門并可以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
第五十四條 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五條 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并取得其書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并取得其書面同意。
醫務人員未盡到前款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六條 因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親屬意見的,經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授權的負責人批準,可以立即實施相應的醫療措施。
第五十七條 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八條 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三)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第五十九條 因藥品、消毒藥劑、醫療器械的缺陷,或者輸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損害的,患者可以向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請求賠償,也可以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患者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的,醫療機構賠償后,有權向負有責任的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追償。
通過上面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知道醫療事故醫生賠償與醫院賠償是沒有十分明確的界限的,一般說來,醫院應該承擔主要責任,若醫生個人具有重大過錯,那么其本人也應受到一定懲罰。不管怎樣,希望醫院能夠不斷提高醫護能力,盡量避免出現醫患糾紛。
醫療事故罪如何定罪量刑?
醫療事故賠償范圍及標準
出現醫療事故后,醫院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1-28員工獲得激勵股權能否轉讓
2021-02-02翻墻上網是違法行為嗎
2021-02-17督促程序標的費用
2020-11-12稅務機關可以公告送達稅務文書的情形
2021-01-02逾期還款后征信怎么恢復
2021-03-16怎樣擬定婚前協議才會有效
2020-11-13家暴屬于治安案件嗎
2020-12-28離職時降工資合法嗎
2020-11-20樓頂空間的所有權到底該歸誰
2021-03-21什么是爛尾樓?怎樣避免買爛尾樓
2021-02-04按揭的房產可以贈與未成年兒子嗎
2021-01-12夫妻唯一住房能執行嗎
2021-01-26終止勞動合同是否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呢
2021-01-18勞務派遣合同要怎樣解除
2020-12-13保險責任免除條款都是有效的嗎
2021-03-14雇主責任險保險合同
2020-12-15水路運輸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20車險理賠的程序怎么走
2021-02-19快速理賠需要帶什么,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