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屋租賃糾紛訴訟時效是多久
根據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有幾種特殊的情況,時效僅僅為1年。比如,在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中,承租人拒付房租,或者延期支付租金,出租人起訴請求人民法院予以保護的時效為1年。所以,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中,因承租人拒付、延付租金而引起的訴訟,出租人一定要牢牢記住訴訟時效為1年,起訴超過1年的,若對方提出時效抗辯,法院經查明后,此前出租人明知自己的權利受到侵犯而不主張的,那么,出租人就喪失了勝訴的權利。
二、在房屋糾紛賠償中,房屋租賃糾紛的解決方式如下:
(一)協商解決,房屋租賃當事人因租賃房屋發生糾紛的,應當協商解決;
(二)協商不成的,應當按照房屋租賃合同中約定的民事訴訟或者申請仲裁解決。
1、在房屋糾紛賠償中的房屋租賃糾紛可以申請仲裁解決
仲裁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之間發生合同糾紛或其他財產權益糾紛時向仲裁委員會申請解決糾紛的一種法定方式。但當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的,應當雙方自愿,并事先在合同中約定或事后達成仲裁協議。若事先在合同沒有約定,事后雙方當事人又沒有達成仲裁協議的,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將不予受理。
同時,一旦雙方當事人事先在合同中已有約定,或者事后已達成仲裁協議的,一方向法院起訴,法院也將不予受理。仲裁具有司法行為的效力,一旦判決書生效,當事人不得再以同一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在房屋賠償糾紛中的房屋租賃糾紛可以選擇 民事訴訟解決
若當事人在房屋租賃合同中約定訴訟方式解決的或者在糾紛發生后沒有達成仲裁協議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1)租賃當事人違反相關規定,致使租賃合同無效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2)租賃當事人一方未履行相關法律規定的義務,致使租賃合同解除的,未履行規定義務的一方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3)造成另一方或者第三人財產損失、人身傷害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如今,多數房屋租賃糾紛的產生,皆因當事人過失造成。我國法律中雖然規定,房屋租賃期限在6個月以上的,必須要簽訂書面房屋租賃合同,但并不代表租期低于6個月的,就可以不簽訂,只是給予了當事人一定的選擇空間。而從自身權益的維護來看,不管房屋租期是長還是短,能有一份書面的合同,也可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糾紛。
常用的房屋租賃合同樣本是什么?
簽了無效房屋租賃合同怎么辦?
房屋租賃印花稅稅率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于涉外婚姻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9申請商標無效律師費用多少錢
2021-01-29房產證解除抵押有期限嗎
2021-02-22在債權債務轉讓中關于概括轉移有哪些情況
2020-11-11夫妻共同債務包括什么,婚前債務是自行承擔嗎
2021-01-14離婚拆遷糾紛如何預防
2021-01-21包辦婚姻與買賣婚姻有何異同
2020-12-29法定贍養費的給付內容
2021-03-13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父母可以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嗎
2021-02-18公示催告的適用條件
2020-11-13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不服該怎么辦過程是怎么做的?
2021-02-16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代領的情形
2021-02-03補償款提存程序
2021-03-17房產己給贈與稅出售還付所得稅嗎
2021-02-18一個人可以開房產中介嗎
2021-03-19與單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勞動者是否可以隨時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4員工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04如何計算辭退補償金
2021-01-31如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調解
2020-11-17施工工程糾紛屬于勞動仲裁管轄嗎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