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名股東的認定條件
隱名股東是否會被確認為實際出資人,主要取決于以下方面:
(1)與顯名股東間有協議
雖然這個協議對于公司不具有約束力,但是在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之間依然有效。它不僅是隱名股東用來約束顯名股東的依據,也是證明隱名股東對于公司實際出資的有力證據。根據上海市高院的規定,如果雙方在協議中未約定隱名股東為股東或者承擔投資風險,并且隱名股東也沒有以股東身份參與公司管理或者未實際享受股東權利的,雙方之間隱名投資關系將不會被認定,而是按債權債務關系處理。
(2)不實際參加公司經營
在實踐中,有的隱名股東不參與公司經營,完全由顯名股東行負責,有的則以自己名義行使股東權利。由于公司的社團性,公司的其他股東有權知道公司的投資人是誰。隱名股東以自己名義參與公司經營,行使股東權利,是公司以及其他股東知道并且認可隱名投資行為存在的證據。因此,許多地方的法院均把隱名股東是否實際參加公司經營作為確認隱名投資關系的重要條件。
(3)無違法行為
中國法律、法規對于某些行業、企業的股東身份進行了限制。比如,外國自然人不得成為中外合資企業的股東,在實踐中某些人就采取隱名投資的方式參股合資企業。在這種情況下,隱名股東如果向法院提起確認之訴,將不會受到法院的認可,對于隱名股東以及顯名股東雙方而言,都將承擔較大的風險。
隱名股東的股份一般是由顯名股東代掛的,所以顯名股東所持有的股份就是隱名股東的股份,如果有股權代掛協議還可以依據該協議確定隱名股東的股份。
涉及隱名股東問題的糾紛處理時,我們仍應堅持“雙重標準,內外有別”的處理公司法問題的這一基本原則,從公司內部關系和外部關系兩個角度入手。
具體而言,其一、在處理公司內部關系引發的糾紛時,主要應遵循契約自由、意思自治的原則。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就權利義務分配達成的契約與一般的民事契約沒有本質區別,只要雙方意思一致且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就應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在公司內部,這種契約改變的僅僅是公司股東間的權利義務分配而已,并不涉及公司以外的第三人的利益,所以,只要這種契約屬于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且屬善意,就應該確認該契約的法律效力,從而確認隱名股東的股東資格;其二、在處理公司外部法律關系時,則應遵循公示主義原則和外觀主義原則,維護交易秩序和安全,保護善意第三人利益。公示主義原則和外觀主義原則是在追求效率的同時,確保商事主體的信用和正常的商事秩序。
在涉及第三人時,則要首先迅速、準確、權威的判定隱名投資人和顯名投資人誰是法律所確認的股東,因為登記的形式主要是對外,是為第三人更容易判斷和辨識,在與公司以外的第三人的爭議中對于股東資格的認定比實際特征更有意義,也更容易辨識。股東在法律上表現的實質特征的功能主要是對內,用于確定股東之間的權利義務,在解決股東之間的爭議時實質特征意義優于形式特征,而簽署公司章程反映行為人作為股東的真實意思表示,其效力又應優于其他實質特征,所以在與公司交易時認定股東資格的憑證應當是工商登記,顯名投資人應被確認為公司股東。
以上便是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出來的相關資料。如果企業是打算成立隱名股東的話,建議您咨詢專業人士,以避免利益受到侵害。更多的問題,可以向我們律師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履行合同導致對方損失怎么辦
2021-03-10改正違法行為適用于哪些情形
2021-01-08扶貧搬遷后田地收回嗎
2020-11-29親等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2車輛劃痕險怎么理賠
2020-11-24商業匯票是什么,商業匯票的種類和特點是什么
2020-12-11訴前財產保全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6有產權公寓可以抵押嗎
2021-02-22非法分包工程給個人如何處罰
2021-03-08如何理解勞動合同變更的協商一致準則有哪些
2021-01-30締約過失責任是否適用勞動關系
2021-01-14員工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04自助寄存柜中丟包,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29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公司辭退懷孕職工如何處理
2020-12-11合同訂立當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擔不擔責?
2020-12-21雇主責任險保險合同
2020-12-15失業保險基金數額如何確定
2021-02-24失業保險基金是專款專用嗎
2021-01-10肇事用救護車保險報銷嗎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