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誤診是否需要精神損害賠償
需要看實際情況,如果造成嚴重后果可以支持精神損害賠償
【事件經過】
趙某因感冒到某市第一醫院看病,被診斷患有艾滋病。趙某倍受打擊,家人和朋友對其態度也發生了轉變,令趙某更為絕望,一心等死。但半年后趙某在當地傳染病醫院復查病情進展時,卻被告知根本沒有患艾滋病。憤怒的趙某將第一醫院訴至法院,索賠經濟損失1萬元、精神損害撫慰金9萬元。請問:第一醫院誤診行為是否構成侵權行為?趙某是否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法律解讀】
首先,第一醫院的誤診行為可以被認定為侵權行為。
《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七條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既然趙某半年后在當地醫院能夠復查確認沒有患艾滋病,可以推定第一醫院給趙某看病時醫療水平應當能夠對病情診斷清楚,該醫院誤診屬于“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的情況。第一醫院的誤診致使趙某精神受到打擊,生活質量也隨之下降,應該是給趙某造成了損害。但是,這一損害更多地體現在精神層面,經濟上難以量化,請求賠償經濟損失1萬元需要趙某舉證。
其次,趙某要求精神損害賠償有難度。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后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據此,趙某要獲得精神損害賠償需要對“嚴重后果”進行舉證,通常法院對于“嚴重后果”都是有具體情形之后才予以認定的,如社會方面失去工作、家庭方面導致離婚、個人精神方面留下后遺癥等等。如果缺乏相關的具體事實,法院不會認定“嚴重后果”,就不會支持精神損害賠償了。當然,從訴求方面來看,趙某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只是得到法院支持的難度較大。
引用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七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專利異議審查的時間限制是什么
2020-12-24退休返聘人員出車禍有誤工費嗎
2020-11-30法院保全費是什么意思
2021-01-052011誤工費標準:誤工費到底怎么算
2021-01-20預售房屋抵押登記手續是什么
2021-03-14合同債務轉移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6違法合同簽了算數嗎
2021-01-31反擔保合同期限屆滿反擔保人還需要承擔責任嗎
2020-12-16食堂承包合同印花稅是否需要交納
2020-12-30農村內非法買地如何處罰
2021-01-12公寓房產權能否續期
2020-12-15強拆住宅是非法侵入罪嗎
2021-02-12騁用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5勞務派遣是什么意思
2020-12-08實習期完還有試用期合法嗎
2021-02-04調崗原因怎么寫
2021-03-01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有哪些?
2021-03-07投連險有什么風險
2021-02-19各類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工人意外保險屬于什么科目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