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侵害后如何進行維護
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時,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賠償損失。”因此,如肖像權受到侵害,公民有權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如果侵權人置之不理,公民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法院強制侵權人停止侵害、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對無營利目的的侵害肖像權行為,肖像權人有權要求賠償精神損失;對以營利為目的的侵害肖像權行為,肖像權人既有權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又有權要求侵權人對侵害肖像權所造成的物質上的損失,進行經濟損害賠償。
掌握肖像權的內容
根據法律規定,公民的肖像權的內容為:
(1)肖像制作權。是否將形象轉化為肖像,決定在肖像權人,沒有征得同意或經默認,其他任何人都不得制作肖像權人的肖像。同時,肖像權人有權制止他人擅自制作自己的肖像。
(2)肖像使用權。即肖像權人有權將肖像有償或無償轉讓與其他人根據約定的用途使用。
(3)肖像擁有權。公民可以擁有自己的肖像,可以保存、收藏自己的肖像。
(4)肖像維護權。公民在其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或對其肖像進行毀損、玷污、丑化時,有權請求行為人停止侵害行為,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侵犯肖像權認定依據
構成侵害肖像權的行為,應具備以下兩個要件:一是要有使用肖像的行為,二是未經肖像權人同意或沒有正當理由。具體來說,侵犯肖像權的行為有以下幾種:
(1)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權利人的肖像;
(2)雖不以贏利為目的,但未經肖像權人的同意而將權利人肖像進行展示、公開、陳列、復制、散發等行為;
(3)超出肖像權人許可范圍使用權利人的肖像;
(4)超出肖像權人許可的地域范圍內使用權利人的肖像;
(5)超出肖像權人許可的期間使用權利人的肖像。
侵權行為的界限
根據內地法律規定,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因社會公共利益,可未經肖像權人的同意而使用其肖像:
(1)使用社會公眾人物肖像;
(2)為宣傳報道而使用參加游行集會、游園活動的人的肖像;
(3)旨在行使正當的輿論監督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4)因通緝犯罪嫌疑人或報道已判決案件而使用罪犯的照片;
(5)為肖像權本人的利益而使用其照片;
(6)國家機關為執行、適用法律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7)作為證據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8)為了科學研究和文化教育目的而在一定范圍內使用他人肖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范圍的確定
2021-01-18管轄權異議法院可以口頭裁定駁回嗎
2021-03-10相鄰權法律規定
2020-12-09遺贈扶養要滿足什么規定
2021-02-21房產繼承公證程序
2020-11-24侵害人身權原告代理意見
2021-02-02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責任,股票可用于債權擔保嗎
2021-01-13雇傭工人受傷沒有合同老板不承認怎么辦
2021-02-23消費者享有哪些基本權利
2020-12-24訂婚后一方想退婚可以嗎
2021-01-04女人出軌男人打死不離婚,女方如何起訴離婚
2021-02-19勞動合同期限錯了還有效嗎
2021-02-15斷絕關系永不回家犯法嗎
2020-11-17房屋賣了又辦理抵押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1-03花錢收別人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12九歲在學校被同學砸成輕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房產贈與的份額很少怎么收稅
2020-12-26婚前房產已贈與并過戶還能反悔嗎
2020-12-26崗位變更需要重簽合同嗎
2020-12-30勞動者勞動合同變更不同意的后果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