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人身損害賠償法律制度抽保護的人格權,就是生命健康權。而生命健康權不是一個具體的人格權,而包括幾個人格權。這一理論在我國法律理論界曾有過激烈的爭論,對于生命健康權的完整理解,應當是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和身體權這樣三個人格權。
生命權的客體是自然人的生命。
生命權是以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利益為內容的人格權,它以自然人的生命安全為客體,以維護人的生命活動延續為基本內容,其保護對象,就是人的生命活動能力。以自然人的生命喪失為標準,侵權行為作用于人體,使人的生命活動能力喪失,就是侵害生命權。民法對侵害生命權的確認標準是客觀標準,是以生命喪失的客觀結果論,只要造成自然人死亡的,就是民法上的侵害生命權的侵權行為。
健康權是指自然人以其機體生理機能正常運作和功能完善發揮。
以其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利益為內容的人格權。侵權行為作用于人體,使人的機理的正常運作和功能完善發揮受到在此破壞,使受害人的人體生理機能、發育、體質等綜合發展狀況在原有的水平上下降,不能保持原有的水平。造成這種結果,就構成侵害健康權。造成人身損害的結果有三種形式:造成人身損害,經過治療愈合;經過治療留下了殘疾;造成了其他疾患。
身體權,在法律上,專指自然人的身體,即自然人生理組織的整體即人的軀體。
包括:
1、主體部分,即頭顱、軀干、肢體的總體構成;
2、附屬部分,即毛發、指(趾)甲等附屬于身體的其他人體組織的整體。侵害身體權,就是侵害身體組成部分的完整性,包括身體組成部分的實質性完整和形式上完整。
《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按照一般理解,“身體受到傷害”是指對侵害健康權行為。而司法解釋并未對此作具體適用解釋。也未對侵害生命健康以的三種人格權審判適用訴訟時效作出區分或具體解釋,司法解釋與“法律條文”相似,因此人們認為凡是人身損害賠償都適用一年的特殊訴訟時效,其實從法理上講并不盡然。
財產損害賠償
所謂財產損害賠償是指因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后所造成的財產支出和收入減少,主要包括財產損失費、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造成傷殘的還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還包括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精神損害賠償是指受害人及其近親屬因受害人生命健康權遭受侵害所造成精神痛苦、精神創傷的非財產損害賠償,是以一定的金錢對精神痛苦予以撫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合伙協議約定有效,應當承擔支付退伙人投資款和利潤責任
2021-03-21醫療事故等級解析
2020-12-09出門散步被小區的狗咬傷應該找誰賠償
2020-12-06徇私舞弊罪的立案標準都有哪些呢
2020-12-29股權退出的5種方式是什么
2021-01-22域名糾紛需要如何處理
2020-12-04商標轉讓的概念
2021-01-05車禍臉部哪種程度可以評級
2020-12-27起訴離婚孩子撫養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1-01繼女應承擔繼母的贍養費嗎
2021-01-06拐賣婦女兒童罪
2021-01-31合同終止合同還存在嗎
2021-03-14法院能否主動引用同時履行抗辯權
2021-01-07已簽訂的勞動合同能變更嗎
2021-01-03如何區分雇傭關系和承攬關系?
2021-02-16小貨駕駛證實習期能扣分嗎
2021-01-21離職證明中注明無勞動糾紛是不是就不能要求補償金
2021-01-07什么是產品責任
2020-12-15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能否約定損失賠償條款
2020-11-10保險合同解除后已付保險金是否應全額返還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