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墜物給人們帶來的傷痛和傷害是無法言語的,對相關被害者可能帶來身體或者生命上的威脅。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積極的預防這一類事件的發生給我們帶來的傷害。那高空墜物的官司都有哪些責任呢,下面小編就這部分責任的劃分為大家進行解答。
高空拋物現象被稱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近年來,高空墜物致人傷亡的案例不斷見諸報端,該類頑疾的久治不愈拷問著城市管理,也拷問著立法部門,事后賠償、追責問題能否妥善處理也給法院審判執行工作帶來不小挑戰。
一、高空拋物
高空拋物,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而且會帶來很大的社會危害。“拋磚砸死女嬰”事件經媒體報道后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人們在為百日女嬰過早地離開這個世界、父母悲痛欲絕而扼腕的同時,一個有關城市高空拋物威脅人們“頭頂安全”的社會問題再次引起人們的熱議。
二、法律責任
《侵權責任法》明確高空拋物責任分擔一直以來高空拋物行為倍受關注,由于沒有具體的法律制約,此類事件屢見不鮮、屢禁不止,而且處理此類事件的結果也不同。2009年12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決定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相關的法規。其中,第八十七條: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根據這一法規,同一樓內的鄰居向外面高空拋物砸到了行人或車輛,如果查不出來究竟是哪一個人造成的這個損害,為了保護受害人,就只能讓有可能造成損害的居民共同承擔補償責任。這條規定一方面保護了受害者的權利,一方面可也使無辜者受到了牽連。但如果判定住戶均無責任,那么數萬元的醫療費、傷殘補助費都全部落在了受害人身上,他的肉體、精神和經濟上都受到極大傷害。如果追究這些住戶的責任,每人負擔的是幾千元。換句話說,用小的不公平避免大的不公平,這應是侵權責任法規定這條的立法本意。根據國家物權法等規定,高空拋物是違法行為。遇上這樣的情況,首先應第一時間向社區所在物業管理公司反映。如果發生了高空拋物,造成財產、人身傷害,物管公司不是一點責任也沒有,而是在一定條件下應當承擔一定的補償責任。因為,物管公司有管理小區公共秩序的責任,或維護區域內秩序的責任。高空拋物是破壞小區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設法防止應是物管公司的職責之一。根據法規規定,物業服務企業未能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導致業主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其他規定
高樓拋擲物、墜物致人損害責任高樓拋擲物、墜物致人損害是指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侵權行為。
三、高樓拋擲物、墜物致人損害責任的特點:因高樓中拋擲和墜落的物致人損害: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造成他人損害;
1.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
2.物品是從高樓中拋擲或墜落而導致他人損害。
3.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
4.歸責原則上的特殊性:主要采取公平責任原則,例外情況下采取過錯推定責任原則。
四、高樓拋擲物、墜物致人損害責任的歸責原則:補償責任(一般不適用精神損害賠償)。
五、高樓拋擲物、墜物致人損害的責任主體: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推定加害人)。
1.責任主體是建筑物的使用人:是指在侵權行為發生時建筑物的實際使用人(建筑物所有人、承租人、借用人、其他使用建筑物的人); 2.責任主體是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3.責任主體是無法舉證排除自己是侵權人的建筑物使用人。
六、高樓拋擲物、墜物致人損害責任的免責事由:
1.能夠證明自己不是加害人免責;
2.能夠確定具體侵權人的,其他人免責。拋擲物致人損害案件中,有可能成為加害人的當事人需要證明以下事項就可以免責:
①發生損害時,自己并不在建筑物中;
②證明自己根本沒有占有造成損害發生之物;
③證明自己所處的位置客觀上不具有造成拋擲物致人損害的可能性
根據我國的相關法律規定,這類人的身體傷害可以要求相關的責任人進行賠償。對高空墜物可能造成的相關責任人進行起訴,相關的被告人也可以拿出有力的證據來證明自己沒有造成高空墜物的危險,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高空墜物責任怎么認定
如何對高空墜物的責任進行劃分
高空墜物的危害有多大,如何預防高空墜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不執行的后果
2021-02-26如何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
2021-01-30農民工工傷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20股權惡意轉讓后能否打撤銷權糾紛官司
2020-11-16企業公告范圍有哪些
2020-11-17三維標志都可以作為商標注冊嗎
2020-12-02交通事故傷殘賠償可否另行訴訟
2021-02-20孩子探望權,父母一方被禁止探望孩子怎么辦
2021-01-10仲裁委裁決下來養老,單位仍然不給怎么辦
2021-03-22代位繼承人生活困難的話可以要求多分遺產嗎
2021-02-15治安案件金額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12房屋補償標準能否作為賠償的計算依據
2021-02-23用他人身份證入職會被處罰嗎
2021-02-22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決定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3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非法辭退員工一定要經過勞動仲裁嗎
2021-02-01人壽保險是如何進行理賠的
2020-12-22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意外險怎么買
2020-12-29什么是保險近因原則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