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身侵權中都需要哪些證據
一方當事人實施違法行為給對方造成了人身損害,受害人因此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違法傷害人賠償損害的案件,就是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原告提起此類訴訟,應向法院提供以下證據:
1、原告的損害與被告有因果關系的證明,即被告在何時何地為什么原因實施了何種違法行為給原告造成了什么樣的后果的證明材料。
2、提供醫院證明傷勢的診斷書、病歷卡、醫藥單據、包括醫藥費、治療費、化驗費等如致殘的還必須有鑒定書。若轉院治療的,應提供醫院同意轉院或的確需要轉院的證明。
3、要賠償護理費、營養費的,應當提供主治醫生開具的批準專人護理,需要補進營養等證明。
4、賠償誤工費的,應提供本人所在單位出具的因誤工而減少的實際收入損失(包括減少的工資、獎金等)的證明,若無固定收入,按國家有關規定的標準計算。
5、賠償交通費和住宿費,應提供汽車票、火車票、船票、飛機票、住宿費發票,出租車費一般不予賠償。
6、其它還需要的證明和證據。
而被告主要是提供反駁原告事實和理由的證據。
二、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是誰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款:本條所稱賠償權利人,是指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
賠償權利人,又稱賠償請求權人,是指基于損害事實,有權請求損害賠償的受害人,是在提起訴訟時可以作為原告的當事人。依據上述法律規定,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的賠償權利人是指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
對于身體、健康受侵害的受害人,其可以作為賠償權利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訟。而對于生命受侵害的受害人,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可以作為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訟。
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
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應當包括死亡受害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死亡受害人在有配偶、子女、父母的情況下,他們可以并列作為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賠償,而在沒有配偶、子女、父母的情況下,死亡受害人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才能并列作為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賠償。
三、可以免除侵權行為人的賠償責任的情形
免除賠償責任也稱免責。一般情況下,行為人的侵權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行為人都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在以下特殊情況中,行為人給受害人造成了實際損害,可以免除賠償責任。
(1)職務侵權行為
職務侵權行為也稱依法執行職務,是指依照法律的授權或者法律的規定,在必要時因行使職權而損害他人的財產和人身的行為。為了保護社會的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法律允許工作人員在必要時執行自己的職務,“損害”他人的財產和人身。在這種情況下,由于這種職務侵權行為是一種合法行為,所以,完成有關行為的人是“有權造成損害”的,對造成的損害不負賠償責任。但是,如果執行職務不當而造成損害時,就應當負賠償責任。
(2)正當防衛
正當防衛是指當公共利益、他人或本人的人身或者其他利益遭受不法侵害時,行為人所采取的防衛措施。正當防衛是一種保護性措施,是一種合法行為,對于因此而造成的損害,防衛人不負賠償責任。但如果正當防衛超過必要限度,即防衛過當,造成不應有損害的,應當承擔適當的賠償責任。
(3)緊急避險
緊急避險是指為了公共利益、自身或者他人的合法利益免受更大的損害,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而采取的造成他人少量損失的緊急措施。緊急避險是一種合法行為,是在兩種合法利益不可能同時都得到保護的情況下,不得已而采用的犧牲其中較輕的利益,保全較重大利益的行為。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或者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但是,因緊急避險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4)受害人承諾
受害人承諾是指受害人容許他人侵害其權利,自己自愿承擔損害后果,且不違背法律和公共道德的一方意思表示。權利人自己侵害自己的權利,只要不違背法律和善良風俗,視為行使權力的行為。權利人允許他人侵害自己的權利,一般情況中法律未作禁止性規定。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人身侵權中都需要哪些證據”問題進行的解答,在人身損害侵權行為的民事訴訟中,受害人需要提供的證據包括醫院的診斷書、證明實行造成損害的證明、治療產生的費用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糾紛案件如何舉證
2020-11-25工傷勞動仲裁步驟是什么
2020-12-05如何預防留學生眾籌網絡詐騙
2021-02-20不可撤銷的擔保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24代拍協議范本
2021-01-31房地產企業取得閑置資金利息怎么處理
2021-03-17買集資房有風險嗎
2021-02-27終止勞動合同必需簽訂協議嗎
2021-03-22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的理解
2021-01-25意外傷殘理賠手續是什么
2021-02-11司機在交通事故后逃逸保險公司是否應理賠?
2020-11-19不小心撞死人有商業保險怎么判定
2021-03-12購車投保遇免責條款保險公司未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車借給別人被盜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0保險利益原則有哪些
2020-11-12事故認定書對方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0-12-30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2-08年輕白領必須走出的保險誤區
2021-02-17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承包的不同點
2021-01-22建筑一部分在拆遷紅線中,是否全部拆遷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