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聚餐免責有用嗎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侵權責任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我國《侵權責任法》對于民事行為中的免責事由一般由法律規定,侵權責任的減輕或免除法定事由包括如下情況:受害人過錯或重大過失、受害人故意、第三人的過錯、不可抗力、正當防衛。在一般情況下飲酒人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受害人,應當認知和預見到自己過量飲酒的潛在危險和嚴重后果,自身具有重大過失,應對其傷亡的后果負主要責任。在受害人存在過錯或重大過失情況下僅是減輕侵權人的法律責任,而不能直接導致侵權人免責。
所以即使在酒會上簽訂了“免責書”亦屬于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如果存在強迫性的勸酒、明知對方不能喝酒而勸其喝酒、未將醉酒者安全送達或者酒后駕車未勸阻等,均應當認定侵權行為人存在一定的主觀過失,應當對受害人的人身損害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
共同飲酒后出事要承擔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在與親朋好友的共同飲酒中,非強制禮節性勸飲是傳統民風民俗,如果飲酒出事,飲酒人要自行承擔過度飲酒造成的損害后果。如果親朋好友在共同飲酒過程中存在以下情節,則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第—是強迫性勸酒,如故意灌酒用話要挾刺激對方喝酒,或者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制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
第二是明知對方不能喝酒,如明知對方的身體狀況,仍勸其飲酒誘發疾病等;
第三是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如飲酒者已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自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己的行為時,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第四是酒后駕車未勸阻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的。
喝酒聚餐免責是否有用?喝酒聚餐的時候人們要能夠把握好度,只要少喝酒就不會出現問題,別人不想要喝酒就不能夠一味的勸酒。關于喝酒聚餐免責的內容或是喝酒聚餐后出了事故同桌是否要承擔責任等,應該來律霸網上做個咨詢問問專業法律人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流程該怎么走
2020-11-16車輛交通事故如何處理
2021-03-14事實勞動關系主要包括哪幾種情形
2021-01-15監護人無法履行責任的條件怎么認定
2021-01-14無故毆打他人如何處罰
2021-01-13離婚協議反悔怎么處理
2021-01-19兒子對父母不孝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07第二順位繼承人能領到撫恤金嗎
2020-12-30合同已實際解除應否確認效力
2021-01-25當事人在房地產糾紛訴訟中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1-25舊城改造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14解除勞動合同最多賠償多少個月
2021-03-03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法律對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2產品責任保險與產品質量保險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如何認定保險責任免除條款是不是合理
2021-02-11車險理陪應標準不同,被保險人是否按比例獲賠
2021-02-14詳解相互保險公司的優劣勢
2020-12-01小事故逃逸了還能走保險嗎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