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名譽權,有哪些分類,常見侵犯名譽權有哪些形式
什么是名譽權
名譽權,是指公民或法人保持并維護自己名譽的權利。它是人格權的一種。這些被維護的名譽是指具有人格尊嚴的名聲,是人格的重要內容,受法律的保護。
有哪些分類
1、公民名譽權
名譽權可分為公民的名譽權和法人的名譽權,公民的名譽權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在何新聞報道、書刊雜志在對真人真事進行報道、評論、傳播時都不得與事實不符,而影響公民原有的社會評價。
(2)任何人都不得以侮辱、誹謗的方法,損害他人的名譽。
(3)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實.陷害他人?敗壞他人名譽。
2、法人名譽權
法人的名譽權內容與公民的名譽權相比,由于其不具有如公民一般的情感,所以其內容有所狹窄,主要包括:
(1)任何新聞報道、書刊雜志在對法人進行報道怦論時,必須真實,與事實相符.
(2)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實,散布與法人真實狀況不符的消息,敗壞其名譽。
常見侵犯名譽權有哪些形式
(一)誹謗
誹謗是指故意或者過失地散布有關他人的虛假事實,導致他人名譽降低或者毀損的行為。誹謗的主觀狀態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過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虛假事實散布開來的方式。《民法通則》第101條后段規定,禁止用誹謗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二)侮辱
侮辱是指故意通過言語、文字或者行為舉止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毀損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行為的主觀狀態應當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行為舉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民法通則》第101條后端規定,禁止用侮辱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民通意見》第140條規定,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捏造事實公然籌劃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以書面、口頭等行使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三)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
新聞單位根據國家機關職權制作的公開的文書和實施的公開的職權行為所做的報道,其報道客觀準確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其報道失實,或者前述文書和職權行為已公開糾正或拒絕更正報道,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因此,名譽權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權利,大家需要了解清楚關于名譽權的一些相關常識,比如名譽權的分類以及常見的侵權形式。當我們的名譽權被侵犯之后,需要利用法律武器來進行維權。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危害國家公共安全罪剝奪政治權利嗎
2021-01-30離婚,五歲孩子可以選擇跟誰嗎
2021-02-08訴請解除合同可以撤回嗎
2021-01-22信用卡逾期不還會怎樣
2021-01-10中介格式合同有什么陷阱
2021-03-25繼承權按照哪些序依次行使
2020-12-30國企可以被私企接收改制嗎
2020-12-31不繳納工會費還可不可以享受工會的權利
2021-03-10個人所得稅沒有繳納稅務局會如何處罰
2021-01-20飛機延誤4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09保險合同到期按什么條款退款
2021-02-102020人壽保險合同樣本
2021-01-06健康保險事業部應當持續具備什么條件
2021-01-07可否要求退還保險金
2021-01-15車借給別人被盜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0買了不計免賠為什么不能全賠
2021-03-24保險公司組織形式是如何的
2021-02-17探析保險法中的自殺條款(上)
2020-12-05國人投保六大誤區
2021-02-20拒保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