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已經成為我國消費者主要的消費方式之一,特別是年輕的消費者,網購的人數是非常多的,而每年因網購產生的消費糾紛也是非常多的,很多消費者深受網購陷阱的侵害,那么互聯網行業的消費陷阱是怎樣的?下面為讀者進行解答。
網購消費常見陷阱:
1.謹防釣魚網站
盡量選擇經營規模較大、信譽等級較高、消費者評價較好的正規電-商,謹防釣魚詐騙網站。不隨意點擊網頁、手機中的不明鏈接和彈窗,不隨意掃描不明二維碼,不輕易將身份證號、銀行卡號、手機號碼等個人信息提供給他人,更不泄露手機動態驗證碼;最好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不與賣家私下約定交易方式,不輕信、接受任何直接匯款至個人賬戶的理由和要求。
2.謹防“魚目混珠”
網購時無法看到實物,極易出現假冒偽劣等問題。微信朋友圈買賣風險難控,更易出現假冒偽劣商品,私下交易難以維權;電-商專供商品可能質劣價低。下單前一定要對商品進行詳細的了解,貨比三家,要密切關注監管部門發布的有關網絡商品質量監測通報等信息,注意查看商品的技術參數和相關說明以及商品評價,避免購買到不合格的商品。
3.謹防價格貓膩
“雙十一”期間,電-商往往以降價、打折、滿減、送贈品、抽獎等方式吸引消費者,但有些商家會“先漲價再打折”,誘導消費者購買,有些商品打折后甚至比活動前價格還高。消費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輕易被所謂的低折扣迷惑,防止價格貓膩。要了解優惠券的使用范圍和時效,碰到虛假特價、商品超售等情況,要保留截圖,以便維權。
4.謹防促銷陷阱
“雙十一”期間,促銷活動內容更加豐富,“打折”、“優惠”規則更加復雜。部分電-商促銷暗藏陷阱,比如限制使用地區、限制使用時段、限制疊加使用等,未能真實、全面地向消費者介紹相關優惠信息,引起消費者誤解。消費者一定要仔細閱讀相關條款,同時謹防部分商家隨意擴大或縮小“七天無理由退貨”、“三包”等使用范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告政府時提供假材料給法院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20退還報銷款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0-11-26上班流產了如何賠償
2020-12-24商賬追收機構的工作范圍是什么
2021-02-17抵押到期債務未還清怎么辦
2021-01-24申請破產法人個人債務還用還嗎
2020-12-07新婚姻法對事實婚姻的認定是怎樣的
2021-02-08商標糾紛能進行法院調解嗎
2021-02-11終結執行裁定書法律效力大么
2021-02-17民事訴訟主管的標準及范圍是什么
2021-02-25房屋抵押后可以設置居住權嗎
2021-01-06中年人離婚協議書該如何書寫
2021-02-05承包方的主要違約形式及責任是什么
2020-11-20為什么集資房五年后才能交易
2021-01-06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
2021-02-02單位支付員工工資的時間
2021-01-03自愿加班有加班工資嗎
2020-12-07工傷申請應該歸哪個仲裁委管轄
2020-12-10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購買壽險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18哪些事故不屬于意外險的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