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名譽侵權現在可以告嗎
我國民法總則規定,名譽權的訴訟時效為三年,自知道之日起算。而由于名譽權處于繼續狀態,那么即可使用訴訟時效中斷,不受三年訴訟時效的限制。
侵權認定
1、行為人客觀上存在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并為第三人知悉。侵權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所謂侮辱是指以語言或行為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既可以以口頭方式進行,也可以以行為方式進行。其表現形式是將現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損于人的社會評價的事實擴散、傳播出去,以詆毀他人的名譽,讓其蒙受恥辱,可以稱之為“以事生非”。比如,說某人“是個小偷”,或“是個傻子”等。所謂誹謗,是指捏造和散布某些虛假事實、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誹謗的方式有口頭和文字等兩種方式。其內容包括捏造和散布一切有損于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如誣蔑他人犯罪、品行不端、素質能力不高、企業形象不佳等。其特征可以稱之為無中生有,“無事生非”。只有在行為人所實施的侮辱(體現為以不當的言詞評價、貶低和毀損相對人的人格,不涉及“事實”的真實性問題)、誹謗(體現為披露、散布虛假事實)、披露其隱私權(體現為披露、散布法律所保護的他人私生活信息)等行為影響到社會公眾對受害人的評價時,才能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作為認定毀損名譽的依據,侵權人僅僅只針對被侵權人,而未傳播給第三人,并不構成法律上的公開,行為只有公開進行,向第三人散布,才能表明侵權人的行為已經產生了社會影響,被侵權人的名譽受到損害。
2、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從法理上講,對于公眾人物提起的名譽侵權之訴,在主觀過錯方面的考察,應當以行為人是否具有實際惡意為標準,沒有實際惡意的行為,即使確實損害了公眾人物的名譽,也不應認定為侵權。這種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他人名譽的損害,仍然積極追求這種結果的發生。情節嚴重的,將會構成侮辱罪或誹謗罪。過失是指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他人名譽的損害,但由于疏忽大意或過于自信等而使損害后果發生。比如醫院未經患者同意,無意中公布了患者患有淋病、梅毒、麻風病或艾滋病等病情信息,使患者名譽受到損害。無論故意或過失,只要侵權人在主觀上有過錯,并在客觀上造成他人的社會評價降低,即屬于侵犯了他人的名譽權。
3、被侵害的對象應當是特定的人。所謂特定的人是指某個具體的自然人或法人。如果沒有特定的人,則在法律上就不存在所謂的受害人了。但是,如果某些文學作品在描寫中對特定的人進行了侮辱或誹謗,雖然使用的是代號或假名,但讀者一看便可知曉其所指的對象是誰,這顯然不能因其使用代號或假名而否定作者侵權。因此,如果所指定的對象是特定環境、特定條件下的具體人,即使沒有指名道姓,同樣可以構成對他人名譽權的侵害。
4、在后果上,侵權人的行為對受害人的名譽造成了較嚴重的損害,使受害人感覺到一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或心理負擔,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創傷。必須強調的是,這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心理負擔或精神上受到的折磨必須是客觀實在的東西,而不是受害人主觀上的一種感受。也就是說,某人的名譽僅僅指公眾對其的社會評價,而不是該人對其內在價值的自我評價。因此,行為人的某些行為如果沒有造成受害人的社會評價降低,則不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對于名譽侵權案件是在5年之前而發生的,現在照樣可以進行起訴處理的,因為名譽權是屬于持續的狀態,對方損害的結果也在持續產生,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鑒定要求具備哪些條件呢
2020-11-10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事故費用應該誰出
2021-03-20勞動關系解除后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
2021-03-15婚姻關系效力包括結婚時間嗎
2021-03-23《稅務行政處罰管理暫行辦法》及北京市崇文區地方稅務局實施意見
2020-11-11以占有改定方式設立動產質權有效嗎
2021-03-05公款轉賬時間限制嗎
2021-03-02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0-11-12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
2020-12-09未約定逾期還款利息的,逾期利息怎么算
2021-01-01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1-09對方未履行合同如何處理
2021-03-02房屋中介有權收取中介費嗎
2020-12-04競業限制合同里面沒有寫時間有沒有效
2021-03-03煤礦井下用工最長不超過多少年
2020-11-10意外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產品責任糾紛如何進行歸責
2020-11-27應該加入產品責任強制保險條款
2020-12-12保險合同各條款的變更和更正
2021-01-24未履行必要勘驗義務 保險公司應承擔理賠責任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