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姓名權的主體是誰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凡是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單位或者其他組織,都可以成為侵犯公民姓名權的主體。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九十九條?【姓名權、名稱權】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伙享有名稱權。企業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伙有權使用、依法轉讓自己的名稱。
第一百二十條?【侵害人格權的民事責任】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
侵害姓名權的構成和形式
任何侵害姓名權的行為,只要具備侵權構成要件,侵害姓名權的三項權利內容之一的,都構成侵權行為。具體分析,侵害姓名權的行為分為以下四種:
1.不使用他人姓名的行為。姓名乃正當的指示手段,指明某人,應使用其姓名。應當使用他人姓名而不使用,是不作為的侵權行為。例如使用他人作品而不標表姓名,應稱呼姓名而不稱呼,不稱呼他人姓名而代以諧音,等等。
2.干涉公民行使姓名權。他人對自然人行使命名權、用名權、更名權予以無理干預,阻礙自然人對其姓名權的行使,都構成侵害姓名權。干涉命名權、干涉用名權、干涉更名權,都是干涉自然人行使姓名權的行為。夫妻離婚后,撫養子女的一方未經協商亦未經子女同意,將子女改換姓氏,即為干涉改名權。
3.非法使用他人姓名的行為。包括盜用他人姓名和假冒他人姓名。盜用他人姓名表現為未經本人授權,擅自以該人的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或從事不利于姓名權人、不利于公共利益的行為。假冒他人姓名是冒名頂替,使用他人姓名并冒充該人參加民事活動或其他行為。
4.姓名的故意混同行為。姓名的故意混同,并不是使用姓名權人的姓名,而是使用可能與姓名權人的姓名相混同的姓名,造成與使用姓名權人的姓名有同樣效果的行為。例如,使用與他人姓名在外觀上、稱呼上和觀念上相類似的姓名,利用重名即姓名的平行而故意混同,均為侵害姓名權。姓名之平行,本為法律所準許,是合法行為,不得強令姓名權人變更姓名。但是,如果故意利用姓名之平行,而冒充他人進行民事活動或其他社會活動,就構成姓名的故意混同行為。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凡是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單位或者其他組織,都可以成為侵犯公民姓名權的主體。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問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的繼承人能否直接繼承顯名股東名下的股權
2020-12-04案件駁回起訴要開庭審理嗎
2020-12-27注冊勞務公司需要什么要求
2020-12-28沒有進行股權變更能否解除協議
2021-03-23哪些原因導致公司并購
2021-01-19小企業怎樣增加注冊資本
2021-01-27商業用地更改成居民住宅用地國家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1新民訴法關于財產保全的規定
2020-11-29當事人給對方造成締約損失怎么辦
2021-03-12惡意轉移夫妻財產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0能一次性給贍養費嗎
2020-11-29個人信用破產能出國嗎
2021-02-10分家產時不動產繼承要先確權嗎
2020-12-26正式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2-30用人單位單方面變更工作崗位如何賠償
2020-12-08勞動爭議管轄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21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哪些不同之處
2020-12-29事故第三者可否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賠償
2021-03-06保險公司追訴時效是怎樣的
2020-12-01關于對保險法第17條規定的明確說明應如何理解的問題的答復內容是什么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