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案情
2005年10月11日,某市工商局在檢查中發現某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房地產公司)涉嫌商業賄賂行為,遂于當日立案調查。經查,該房地產公司分別于2004年6月22日和2004年7月30日與某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信公司)簽訂通信業務合作協議及補充協議,約定通信公司向該房地產公司支付“租賃通信管道費用”35萬元,以取得該房地產公司開發的“棕櫚假日”住宅小區內通信管道的唯一使用權。通過這份協議,該房地公司以“租賃通信管道費用”的名義分四次收受通信公司給予的費用共計人民幣35萬元,扣除已繳納稅款,該房地產公司實際獲利32.16萬元。
二、案件爭議焦點
房地產公司的行為是否構成商業賄賂行為。
三、案件評析
房地產公司辯稱,商業賄賂是指經營者為銷售或者購買商品而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賄賂對方單位或者個人的行為。其與通信公司之間不存在銷售或購買商品的行為,不具備商業賄賂的構成要件。同時,雙方依照自愿訂立的《通信業務合作協議》收取費用,是通過銀行的正常業務往來,沒在在賬外暗中收受回扣,因此不構成商業賄賂行為。
工商機關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第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城市建設和村鎮、集鎮建設應當配套設置電信設施。建筑物內的電信管線和配線設施以及建設項目用地范圍內的電信管線,應當納入建設項目的設計文件,并隨建設項目同時施工與驗收,所需經費應當納入建設項目概算。”該條明確規定了建筑物內的通信管道建設費用應當由建設項目方承擔。同時,房地產開發項目的電信設施歸屬全體業主所有,房地產公司無權買賣或租賃。該房地產公司以收取“租賃通信管道費用”的名義,出租了其開發住宅小區通信管道的唯一使用權,排擠了其他電信運營商的公平競爭,構成商業賄賂。至于該房地產公司辯稱的商業賄賂必須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為構成要件,這是一種十分片面的理解。只要通過賄賂手段取得了優于其他經營者的競爭地位,即可構成商業賄賂。本案當事人假借名義收取賄賂款后,為行賄方提供了通信管道的唯一使用權,是典型的商業賄賂行為。
律霸小編為您詳細介紹更多相關知識:
賄賂與饋贈的區別
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受賄與介紹賄賂罪
陳某的行為應如何定性——商業賄賂中受賄所得用于公務的法律適用
“德普案”看我國反商業賄賂法律制度
對《關于辦理商業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的理解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養老保險轉移程序是什么
2021-01-15版權費用糾紛是怎樣的
2020-11-10反擔保有哪幾種方式
2021-03-14好友玩失蹤是否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2021-03-01行政處罰的管轄和適用
2020-12-08剝奪政治權利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1-02-11訴訟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1-01法院進入簡易程序多久能審,還可以上訴嗎
2020-11-13如何在合同中設置有效的仲裁條款
2021-03-21房產出租了,房子還能買賣或抵押嗎?
2021-02-22用人單位提前辦理離職手續是違法解雇嗎
2020-12-31拼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以營運性運輸拒賠說得通嗎
2021-02-13頂包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1-01-05保險公司對交通事故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01約定與法律有什么關系
2021-01-30飲酒出事故保險公司應該負責嗎
2021-01-08生死戀人留下的保險糾葛
2021-02-03萬能保險 UniversalLife
2021-03-01預定死亡率 Expected mortality
2021-01-04什么是農戶承包地使用權流轉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