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上海偵破特大新聞敲詐案,21世紀網主編等8人被抓捕。
上海警方偵破一起以輿論監督為幌子、通過有償新聞非法獲取巨額利益的特大新聞敲詐犯罪案。涉案的21世紀網主編和相關管理、采編、經營人員及兩家公關公司負責人等8名犯罪嫌疑人被抓捕歸案。案涉數十家企業。
警方初步偵查發現,2013年11月以來,專業財經媒體21世紀網主編劉某、副主編周某以及部分采編經營人員,勾結**潤言、**鑫麒麟等財經類公關公司,以21世紀網為主要平臺,采取公關公司招攬介紹和業內新聞記者物色篩選等方式,尋找具有“上市”“擬上市”“重組”“轉型”等題材的上市公司或知名企業作為“目標”對象進行非法活動。對于愿意做“正面宣傳”的企業,犯罪嫌疑人在收取高額費用后,通過夸大正面事實或掩蓋負面問題進行“正面報道”;對不與之合作的企業,在21世紀網等平臺發布負面報道進行惡意攻擊,以此要挾企業投放廣告或簽訂合作協議,單位和個人從中獲取高額廣告費或好處費。經初步查證,此案涉及上海、北京、廣東等省區市的數十家企業。
2014年9月3日,在廣東、北京、湖南等地公安機關的協助配合下,上海市公安局組織開展集中行動,一舉將涉案人員抓捕歸案。
【律師說法】
其實新聞敲詐并不是一個新鮮的詞匯,馬克思曾經使用這個術語專指報刊利用最先獲得信息的優勢,晚發新聞而在交易所謀取暴利的行徑;或者指報刊提前發表尚未成為事實的消息,從而在交易所獲利的行為。然而,目前的新聞媒體發展態勢使得馬克思所說的基于信息壟斷優勢所實施的新聞敲詐行為已經行不通。更多的表現為一些記者甚至是一些假記者或者個別媒體打著輿論監督和新聞批評的幌子,對一些即將上市的企業或者一些違背國家政策和社會道德的行為主體進行敲詐勒索的行為和現象。由于其本身的隱蔽性以及很多企業寧愿選擇息事寧人而不是采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導致實踐中新聞敲詐者被追究法律責任的幾率依然很小,那么這是否意味著新聞敲詐就不是犯罪呢?下面編者以21世紀網案為例,結合《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關于敲詐勒索的規定,來分析新聞敲詐它是否符合該犯罪構成要件。根據《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的規定,敲詐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被害人使用威脅或要挾的方法,強行索要公私財物的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死亡一次性賠償有什么
2021-03-23民間借貸判決生效后下一步怎么辦
2021-02-04離婚案件訴訟中能不能申請回避
2020-12-22誤工費怎么計算?誤工費計算公式
2021-02-17無故辭退怎么找勞動仲裁
2021-03-15老公動手打你怎么處理
2020-11-15尋釁滋事被行政拘留后還能再追訴嗎
2020-12-11當事人能否當庭變更訴訟請求
2020-12-14哪些情況可以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52013年最新工資改革調整方案
2021-03-21被辭退還扣工資嗎
2020-11-29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1-03-14人身保險費率是什么意思
2021-02-22保險理賠需要提供的材料有哪些
2020-11-19酒駕出車禍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2-17解除保險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土地轉讓協議究竟有沒有效
2021-03-10拆遷戶補償最短多長時間
2021-02-27廉江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30廉租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