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
一、什么是故意犯罪?
《刑法》第14條規定: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梢姽室夥缸锸菍ξ:Y果的積極追求,至少是不反對危害結果的發生,其社會危害性較大。例如:甲因私仇報復乙,買了把菜刀。甲用菜刀朝乙頭部砍了兩刀,乙受傷倒地。當甲還要砍乙時,丙上前攔阻,甲邊說:“他沒有死!”邊掙脫丙,又朝乙身上砍了兩刀。甲的行為構成。
二、什么是過失犯罪?
《刑法》第十五條規定: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過失犯罪是不希望危害結果發生的,所以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而且處罰一般比故意犯罪要輕。例如:王某擦槍時三心二意,不慎將坐對對面的李某射死,王某的行為構成。
三、醉酒的人犯罪要承擔刑事責任嗎?
《刑法》第十八條第4款規定: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這里的“醉酒”,是指生理醉酒,即飲酒過量,導致酒精中毒出現精神失常的情況。在醉酒狀態下,行為人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減弱判斷力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但并不會喪失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而且醉酒的人對自己行為控制能力的減弱是人為的,是醉酒前應當預見并可以得到控制的。所以,醉酒的人犯罪還是要承擔刑事責任的。
四、什么是正當防衛?
《刑法》第20條第1款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爭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為了鼓勵群眾見義勇為,積極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法律明確規定,采取正當防衛行為,給不法侵害人造成人身和財產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例如:幾個流氓正在打劫一名外地游客,甲某沖上去將幾個流氓打傷,甲某的行為是正當防衛,他不必對打傷幾個流氓的行為承擔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婚姻法財產公證程序
2021-03-23行政處罰立案后多長時間做出
2021-01-04交通精神賠償最高限額是多少
2020-12-13多少周歲勞動者依法享有自主擇業的權利
2020-12-06簡易程序和一般交通事故認定書有什么區別
2021-02-05離婚被告人不來可以離婚嗎
2021-01-15訂婚了想退婚錢怎么辦
2021-03-15房地產權屬調查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2020-12-17簽訂的就業協議可以約定違約金嗎
2021-03-26認定勞動關系后可否進行工傷賠償
2021-01-23保險公司賺錢的方式是什么
2020-12-17離婚后還是原配偶保單的受益人嗎
2021-01-05關于保險代理人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08土地承包合同中委托人范圍是什么
2021-02-26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承包方式有哪些
2021-02-12非經營性土地出讓交出讓金嗎
2021-02-01土地出讓金和土地使用稅有什么區別
2020-11-17拆遷有戶口沒平方能分房子嗎
2021-01-20宅基地和房屋要拆遷該如何補償
2021-02-20婚前房產婚后拆遷所得安置房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