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惡意透支的主體是“持卡人”,而使用型犯罪則并不限于“持卡人”。所謂“持卡人”,是指直接向銀行申辦并核準領取信用卡的人,也就是享有該信用卡資格的人。
反之,不是經申辦程序從銀行領取信用卡的人,均不屬持卡人,例如因盜竊、搶劫、侵占、拾取、收贓購買等行為非法取得他人的信用卡或者非法持有某種假卡、廢卡的人。這些人雖手頭也持有信用卡,但并不是刑法意義上的持卡人。這類持卡人如果利用手中的信用卡實施詐騙犯罪,造成了大量透支,實質上是刑法所規定的使用型犯罪以及盜竊信用卡詐騙等行為,而不應以透支型犯罪論處。為了與上述這類非法持卡人相區別,學說上通常將惡意透支的主體設定為“合法持卡人本人”。如有的認為“從主體上看,因透支是信用卡章程賦予持卡人信用借貸的一種權利,故惡意透支的主體必須是特定的,即是信用卡合法持卡人”。“凡使用偽造或作廢的信用卡、冒名使用拾得或竊得的信用卡進行透支(實乃詐騙或盜竊)的行為人和持卡人不是合法持卡人,不能成為惡意透支的主體”。有的認為,在犯罪主體上,惡意透支必須是合法持卡人本人或伙同他人所為;非合法持卡人通過購入、拾得、騙取、涂改等非法途徑取得信用卡后所為的,則不屬于惡意透支,而是其他非法使用信用卡的行為。
(2)惡意透支表現為故意違反信用卡章程和領信用卡協議中限額限期透支的規定,在明知信用卡帳戶中沒有存款或存款不足的情況下仍繼續透支,并且主觀上還必須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因此,行為人如主觀上不是出于故意,而是因過失而造成透支的,就不構成惡意透支;如果雖出于故意,但不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例如為了治病、救災等一時之急需,短期透支借用,事后積極設法歸還的,也不構成惡意透支。在新刑法制定頒布前,有關司法解釋將惡意透支的主觀要件規定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或者明知無力償還”;而新刑法僅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兩者表述方式雖有所不同,但實質內容并無變化。因為“明知無力償還”而大量透支,正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表現形式之一,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所囊括。其實質要件還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是否規定“明知無力償還”,則并不重要。在司法實踐中,如遇有明知無力償還而大量透支的情形,仍可據此認定其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符合惡意透支的主觀要件。
(3)惡意透支型犯罪必須具有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數額較大,并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后仍不歸還的行為。所謂“超過規定限額”,是指超過信用卡章程和領用信用卡協議明確規定的透支限額。
是否超過限額,是以透支后的信用卡帳戶余額作比較,而不是指每一次的透支數額,每一次透支數都未達到限額標準,但余額超過限額的,也是超限額透支。每一次消費、購物或取現也有一個限額,叫交易限額。它與透支限額不同,每一次消費、購物或取現時,金額達到了交易限額的,受理單位要向發卡銀行索權,發卡銀行根據持卡人帳上余額和透支限額授權后,特約商戶或儲蓄所才能辦理該筆業務,否則造成了損失,受理單位要承擔責任。所謂“超過規定期限”,是指超過信用卡章程和領取信用卡協議明確規定的允許透支的期限,一般均規定透支期限為一個月,最長不得超過60天。期限是針對限額內的透支而言,在規定限額內的透支,允許有一段透支期限,而超過規定限額的透支,則一天也不允許。透支超過限額,或者雖未超限額但超過透支期限,兩者只要具備其一即可。所謂“數額較大”,是指透支數超過規定限額達5000元以上,持卡人在銀行交納保證金的,則是指透支數額超過保證金數額達5000元以上。惡意透支數額是否較大,是劃分惡意透支的罪一非罪的一條重要界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數罪并罰對減刑有什么影響
2020-12-14行政訴訟律師費多少錢
2021-03-20關于職工死亡撫恤金如何計算
2020-12-14婚姻關系中的共同收益包括什么
2020-12-26合同無效認定有哪些部門負責
2020-12-24媳婦能繼承男方家房產嗎
2021-01-02勞動合同寫的工資跟約定的工資不一致有效嗎
2021-01-15股份公司章程工商局版本是怎么樣的
2020-11-25勞動調解組織有哪些,勞動調解協議有強制力嗎
2020-12-08用人單位單方面變更工作崗位如何賠償
2020-12-08出租人拒絕維修水管,該怎么辦
2020-12-15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團體意外險可以稅前扣除嗎
2020-11-13團體意外險和個人意外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42020農業保險一畝地交多少錢
2021-01-30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保單現金價值指的是什么意思
2020-11-13五種情況!自駕出險不理賠
2021-01-09車禍受傷保險賠償有期限嗎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