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年齡的認定
在刑事訴訟的立案、偵查和審理過程中,對未成年人犯罪年齡的認定具有重要意義,它涉及到是否應當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以及行為人是否具有法定的從輕或者減輕刑事責任的情節(jié)。在這方面,主要是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
1、對未成年人犯罪年齡的認定,一律以未成年人實施犯罪之日起計算;如果犯罪行為有連續(xù)或者繼續(xù)狀態(tài)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2、如何理解和計算“周歲”。首先,周歲是指根據(jù)國際慣例用公歷的年、月、日計算出來的行為人的實足年齡,而不是根據(jù)民間的農歷或其它歷計算出來的“虛歲”。其次,已滿14周歲、16周歲、18周歲的計算,是指行為人過了周歲生日的第2天起,才認為已滿14周歲、16周歲、18周歲。例如,行為人于1986年1月1日出生,至2000年1月2日為已滿14周歲,至2002年1月2日為已滿16周歲,至2004年1月2日為已滿18周歲。反之,即使是14周歲生日當天實施危害行為的,也應視為不滿14周歲,不能追究刑事責任;同理,對16周歲生日當天實施危害行為的,只能令其對法定的八種犯罪負刑事責任;對18周歲生日當天犯罪的,應視為不滿18周歲,應對其適用“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原則。
3、對未成年人犯罪和處罰的法定年齡界限能否突破?例如,對即將滿14周歲,甚至差幾天就滿14周歲的人實施了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等行為,甚至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危害結果的,可否作為犯罪追究刑事責任?對于即將滿18周歲的人所犯罪行極其嚴重的,可否判處死刑?我們認為,法律在對未成年人定罪和處罰問題上所規(guī)定的年齡界限,不能有任何伸縮性,這是我國刑法罪刑法定原則的必然要求。如果允許突破這種界限,刑法關于責任年齡的規(guī)定就失去了其限制作用,也是對刑法罪刑法定原則的否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首套房怎么界定
2020-12-07股份有限公司發(fā)起人有哪些范圍
2020-12-15判3年多久可以申請假釋
2021-01-12沒離婚不讓看孩子報警管嗎
2020-12-26交通事故賠償項目參照標準
2021-02-22準予離婚調解書不服怎么辦
2020-12-22遭遇家暴應當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15提供格式合同一方有什么責任
2021-01-11集資房轉讓時應注意什么
2021-02-18訂立勞動合同時薪水約定不明確如何處理
2021-02-10如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調解
2020-11-17保險單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2021-01-27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期外出險 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2-25買車險小心免賠保險條款
2020-12-02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是否應免責
2020-11-11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會被公布嗎
2021-03-14下述保險公司責任是否應該免除
2021-02-05理賠中被保險人都有哪些義務
2020-11-25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