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侵權會有什么后果
專利權受到侵害時不論是專利權人還是利害關系人既可以請求專利管理機關進行處理,可以向法院起訴,通過司法程序來處理。其中行政程序不是終局裁決當事人對行政處理不服的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一)侵權行為的民事制裁。專利法對專利侵權主要是采用民事制裁專利管理機關或者人民法院在處理侵權的時候主要是責令侵權人停止侵權行為和賠償損失。根據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任何人未經許可為了生產經營目的實施了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停止侵權。關于專利侵權賠償的數額問題,專利法第六十條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被侵權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的第二十條和第二十一條也作了相關規定。此外專利權人不僅可以要求經濟損失賠償而且還可以要求采取恢復專利權人的業務信譽的措施。
(二)侵權行為的行政制裁。專利法對侵權行為中的假冒他人專利、泄露國家機密、徇私舞弊等行為規定了行政責任。另外我國專利法第五十八條和五十九條還對侵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合法權益的行為規定了行政責任。
(三)侵權行為的刑事制裁。根據專利法的規定專利侵權主要給予民事制裁但有時也需要刑事制裁。專利法第五十八條中明確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總之,專利侵權行為是嚴重的侵犯專利權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侵權人依法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但是,目前廣大民眾的專利保護意識淡薄,專利管理機關在處理專利侵權糾紛、查處專利違法行為的執法力度和調查取證手段方面也顯得較為薄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路*祥曾在報告中明確指出:“解決這些問題,必須依法加強專利的行政保護,充分發揮專利行政執法簡便、快捷、效率高的優勢”。我們有理由相信,專利法的第三次修訂,通過不斷完善專利行政執法,將使我國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將進一步完善,專利侵權行為必將得到有效的遏制,我國的專利制度將會在更加健康的軌道上前行。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侵權相關的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專利權人可以向侵權者要求損害賠償。要求損害賠償的金額可以是專利權人所受的損失。但專利權人要提供證據。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品房被拆后如何賠償
2020-11-11匯票被拒絕付款后的追索期限是多久
2021-03-04限制民事行為人消費行為是否可撤銷
2020-12-17物業非法入駐怎樣處理
2021-03-24離婚起訴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7信用卡逾期多久會被終止合同
2021-01-01簽了就業協議又想解約
2020-12-16用人單位如何發錄用通知
2021-01-16承攬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20勞動監察部門能否確立勞動關系
2021-02-10勞務工試用期不給工資是否違法
2021-01-30裁員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4交強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2-26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用理賠
2021-01-27保險合同的履行
2021-02-14合同糾紛: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1-01-29投保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2-03保險公司拒為火災買單 法院判決企業獲賠
2020-12-20相互保險公司與股份制保險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7保險逾期未交由誰承擔責任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