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二十八條【脅從犯】對于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我國刑法總則對共同犯罪人的分類,主要采取了以作用為主、以分工為輔的分類原則,即把共同犯罪人分為主犯、從犯、脅從犯和教唆犯四種,在犯罪構成理論上進一步按分工分類法,把共同犯罪人分為組織犯、實行犯、幫助犯和教唆犯,希望以此對共同犯罪人在定罪上進行比較鑒別。一般而言,組織犯和教唆犯多為主犯,實行犯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話,亦為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實行犯和幫助犯屬于從犯。被脅迫參加犯罪的幫助犯為脅從犯。參照大陸法系的正犯理論,實行犯又稱正犯,它指的是直接實現刑法分則各條所規定的構成要件的行為人,相對正犯而言,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為基本上具有附屬的性質,他們所構成的具體犯罪和罪名,取決于所實施的特定犯罪。但是,組織犯、幫助犯和教唆犯又具有相對獨立性,他們所實施的可罰性行為不僅是對刑法分則規定的構成要件的修正,而且要依據他們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分別承擔刑事責任。
對于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由于脅從犯是被脅迫而參加的,從主觀上不是完全出于自愿或者自覺,從客觀上說脅從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也比較小,是共同犯罪中社會危害性最小的共同犯罪人。因此,刑法第28條明確規定:對于脅從犯,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為了對脅從犯正確地適用刑罰,首先要科學地理解脅從犯的犯罪情節。一般來說,脅從犯的犯罪情節應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是被脅迫的程度。因為被脅迫的程度與其意志自由程度是成反比例的,當然也與其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程度成反比例。被脅迫的程度輕,說明他參加犯罪的自覺自愿程度大一些。相應地來說,其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程度也要嚴重一些,反之亦然。二是脅從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由于脅從犯是被脅迫而參加犯罪的,一般來說,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比較小,這也是在對脅從犯處罰時必須考慮的一個因素。因此,在查明脅從犯的上述兩個犯罪情節的基礎上,對脅從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簽勞動合同辭職
2021-01-03中辦國辦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
2020-12-21對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應如何計算假釋考驗期
2020-11-08業委會解散物業公司還有效嗎
2021-01-09探望權的行使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2-13別墅可以贈與他人嗎,如何贈與他人
2021-02-26肇事叫人頂包算逃逸嗎
2020-11-17銀行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泄露個人銀行賬戶信息怎么處罰
2021-03-16合同債權質押及其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1-15跟房屋中介機構訂立合同要知道什么
2021-02-07小產權房改名有效嗎
2021-02-25懷孕被裁員公司如何補償標準
2021-02-21試用期不合格也不肯離職怎么辦
2020-11-18公司裁員是否一定要給補償
2021-01-04給父母買保險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18人壽保險的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4《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定
2020-11-264s店試駕出車禍怎么賠償
2020-11-11貨車貨運出險如何理賠
2021-02-08賠償案件審理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