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量刑建議
目前,我國的刑法理論界和司法實踐界對量刑建議的概念,表述不一。在科學地界定量刑建議的概念之前,我們有必要先分析量刑的本義。量刑包含動態和靜態兩方面的表現形式,從動態方面而言,量刑是指法院根據具體刑事案件的事實情況,在定罪的基礎上,權衡刑事責任的大小,依法決定對犯罪人是否適用刑罰、適用何種刑罰、如何適用刑罰的審判活動的過程;從靜態方面而言,量刑則是指法院進行上述審判活動后得出的最終結論。我們通常所說的量刑要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即是使用動態意義上的量刑概念;而我們常說的量刑畸重畸輕,則是對靜態意義上的量刑評價。
與量刑的雙面性態勢相對應,有關量刑建議的各種表述也存在以下兩種類型:
一是“意見要求說”,持該種觀點的占絕大多數,他們從靜態的角度闡述量刑建議的概念,認為量刑建議是檢察機關就被告人的量刑問題向法院提出的具體意見;
二是“訴訟活動說”,持該種觀點的從動態的方面揭示量刑建議的含義,他們認為量刑建議是檢察機關就被告人的具體量刑向法院提出建議的訴訟活動。由此可見,量刑建議也包括靜態和動態兩個層面的內容,但是,這兩個層面有著質的區別,前者僅從量刑建議的字面意義對其形式做了解釋和說明,而后者更側重于從刑事訴訟程序的角度揭示量刑建議的實質所在。量刑建議的具體意見,即量刑建議的靜態形式最終能否實現,關鍵還在于此前提出量刑意見的訴訟過程,即量刑建議的動態形式能否順利進行。因而,量刑建議更重要地體現于刑事訴訟程序中檢察機關如何實施的動態過程。
據此,筆者認為,量刑建議是指檢察機關就被告人應當適用的量刑問題向法院提出意見的一種訴訟活動。
(二)量刑建議權
量刑建議權本應指檢察機關享有的作出量刑建議行為的訴訟權力。然而,量刑建議權之“權”是“權力”還是“權利”,卻存有爭議。檢察學界傾向于將其認為是“權力”,理由主要在于:量刑建議權是公訴權的應有之義,行使的主體是特定的國家機關(檢察機關)。“權利說”觀點則認為,我國目前并沒有將量刑建議權作為一項明確的權力寫入法律規定之中,實踐中也只是有的檢察機關行使,有的沒有行使,而且量刑建議只是向法院提出有關量刑的建議性意見,該意見一般不具有強制性的法律效力,因而量刑建議權是“權利”而非“權力”。
“權利說”不無道理,長期以來,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檢察機關一般比較注重定性的準確性,在法庭上僅就犯罪事實、犯罪性質及其所觸犯的刑法條款進行指控,對于量刑的準確性則有所忽略,主要表現為:通常不提出具體的量刑建議,或者僅就從重、從輕、減輕處罰提出籠統的建議;法院最后的量刑只要是在法定幅度內,就不會嚴格追究其是否偏重偏輕;對是否適用緩刑或免予刑事處分,公訴人一般也不主動發表意見,只有在辯護人提出而公訴人不同意的情況下才會發表反駁的意見。司法實踐似乎也為“權利說”奠定了事實理據。
但上述現狀同時表明,檢察機關也在一定程度上行使著量刑建議權(只不過提出的建議不太明確、不太具體,適用的范圍相當有限),但是,法律對此還沒有具體的規定或明確的授權,且在司法實踐中并未統一實行,量刑建議權尚不具備作為“權力”應有的屬性。換句話說,現階段的量刑建議權仍不是一項完整意義上的“權力”,它僅僅只是檢察機關一項可行使可不行使的“權利”。將量刑建議權從實然狀態下的“權利”現狀轉化為應然狀態下的“權力”本質,正是量刑建議改革的方向,也是我們再議量刑建議權的意義所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游押金怎么要回
2020-12-16被騙1000元可以立案嗎
2020-11-30婚前借款作為彩禮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11離婚訴訟費用是怎樣計算
2021-03-12別人盜取個人隱私可以報警嗎
2021-02-08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什么情形下訂立的合同屬于效力待定合同
2021-03-08勞務派遣合同終止情形
2020-12-07不賠錢解雇員工的方法
2020-11-30實習期間受傷,用人單位是否應賠償
2020-12-23私人企業疫情期間要發工資嗎
2021-01-03勞動訴訟的審理程序是什么
2021-01-09人壽保險拒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9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哪些不同之處
2020-12-29對于產品責任及產品責任法你了解多少
2021-03-25公眾責任險如何理賠
2021-02-06投保人死亡繼承人是否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3保險合同解除的特征是怎樣的
2020-11-20保險合同無責任或無過錯不賠償格式條款無效嗎
2021-02-09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