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注冊商標的處理
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尚未構成犯罪的,應承擔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商標法實施細則》第四十三條規定:“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制止侵權行為:
(1)責令立即停止銷售;
(2)收繳并銷毀侵權商標標識;
(3)消除現存商品上的侵權商標;
(4)收繳直接專門用于商標侵權的模具、印板或者其他作案工具;
(5)采取前四項措施不足以制止侵權行為的,或者侵權商標與商品難以分離的,責令并監督銷毀侵權物品。
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尚未構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根據情節處以非法經營額50%以下或者侵權所獲利潤五倍以下的罰款。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應被侵權人的請求責令侵權人賠償損失。當事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八條規定:公民、法人的商標專用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構成犯罪的,應承擔刑事責任。全國人大常委會于1993年2月22日通過的《關于懲治假冒注冊商標犯罪的補充規定》作了如下規定:
1、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違法所得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2、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依照第一條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3、企業事業單位犯前兩條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兩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二、侵犯未注冊商標對策
未經注冊的商標,不享有注冊商標專用權,但是,也并不意味著完全不受法律保護。
如果是未注冊的商標屬于馳名商標,其權利受到法律保護,可向工商部門舉報或向法院起訴。如果只是使用在先并具有一定影響,他人仿冒你的商標并注冊的,可自該商標注冊之日起五年內,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撤銷該注冊商標。
如果是未注冊的商標要及時注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告政府能直接到中院嗎
2020-11-29擔保合同期限最長是多久
2020-11-25涉外離婚中的財產和撫養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2020-11-18股權確認糾紛主要包括什么情形
2020-11-24同等責任書我簽字了對方不給錢怎么辦
2021-02-20交通事故賠償的流程是什么
2020-12-31什么是贍養
2021-03-01不離婚房產公證給一方有效嗎
2020-12-22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的民事責任是自己承擔嗎
2021-01-31闖紅燈如何界定,誤闖紅燈怎么辦
2020-12-08購房簽約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集資房和公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27房地產開發流程及五證是什么
2020-12-29入職半天就走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5怎么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9訂立勞動合同時薪水約定不明確如何處理
2021-02-10人壽保險的理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1旅行社責任保詳細條款
2021-03-23報保險需要出示駕照嗎
2021-03-06意外事故保險的賠付是怎樣的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