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對抗惡意搶注;
b對抗不同商品的相同(似)商標影響;
c對于近似商標的認定更容易;
d在立案調查假冒商標犯罪案件時,不受立案金額的限制;
e防止其它公司以馳名商標為公司名稱注冊;
f在電子商務中避免域名注冊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就不相同或者不相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模仿或者翻譯他人已經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誤導公眾,致使該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同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規定,被惡意注冊的馳名商標所有人在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撤銷使其蒙受損失的注冊商標時,不受本款中的五年的時間限制。
一個商標的知名程度直接影響到其商品或服務的經濟效益,出于對企業,經濟的保護角度考慮,各級政府部門與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必然對馳名商標加大保護力度,同時在立法,司法上增加保護措施。以保證一個馳名商標的市場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第5號令關于《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中的十四條指出:“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對馳名商標加強保護,對涉嫌假冒商標犯罪的案件,應當及時向有關部門移送。”
<補充>
馳名商標是指在市場上具有較高知名度,為相關公眾所知悉的商標。1883年的《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以下簡稱《巴黎公約》)首先提出了馳名商標的概念,要求對馳名商標予以更高程度的保護。世界貿易組織Trips協議第16條第2款對馳名商標的認定原則作了相應的規定,并在條文表述中有意識地回避了認定機關,突破了《巴黎公約》中由商標注冊國或使用國主管機關認定馳名商標的規定,由此可以得出Trips協議所說的馳名商標認定并非由上述機關專屬的結論。Trips協議的這一規定,實際是將馳名商標的認定機構的確定問題交由各國立法所決定,并為馳名商標的司法認定打開了一扇“方便之門”。2001年10月27日修正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以下簡稱《商標法》)規定了馳名商標的特殊保護及認定原則,并將馳名商標的認定從以往單一的行政審查拓展到司法審查的領域。
目前,人民法院對馳名商標認定的審判實踐仍處于起步階段,一些人民法院甚至尚未審理過此類案件,總體上的審判經驗相對缺乏;關于認定馳名商標的具體法律規定原則性相對較強,操作性相對較弱,容易因此產生不同的認識;一些商標權利人也試圖通過訴訟將其不具備馳名性的商標變為馳名商標,以此作為其不正當擴大品牌知名度,打擊排擠現實或潛在競爭對手的“捷徑”。因此,人民法院應當謹慎地行使認定馳名商標的司法權,以免因錯誤認定或不必要的認定而造成負面的社會影響,特別是要避免影響到案外第三人的實際權益及造成不必要的權利沖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姜云章律師,法學學士,現為四川弘澤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本律師要求自己以良好的職業道德、嚴謹的工作態度、高度的工作責任感有效地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是本人的執業理念。 在辦案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聽取當事人陳述耐心細致、法律分析全面精準、應訴策略高效專業的執業特點,成功代理了涉及民事、商事、行政、刑事等各類法律案件, 在職業過程中,本律師深刻的明白只有自身理論知識的不斷積累提高,才能更好地在不斷變化的社會情況和日趨復雜多變的社會關系中解決實際的案件,才能更好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才能給自己的當事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因此本律師一直致力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研究。 同時,本律師堅持“團隊合作贏未來”的信念,摒棄“單打獨斗、個人英雄主義”的陳舊觀念,努力探索團隊合作運營的最佳模式,以調動團隊成員的所有資源和才智,以期實現自愿的最佳配置從而實現在法律范圍內以最小的成本盡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自驅除所有不和諧和不公正現象。 本著“誠實守信、勤勉盡責,最大限度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的執業宗旨在追求公平正義的法律道路上不斷探求。
父親有案底影響孩子考大學嗎
2021-03-09合同中怎么排除協議管轄的約定
2020-12-23集資房的風險隱患
2020-11-12事故責任認定書的性質如何
2020-12-03空置房物業費70%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1集體土地可以進行流轉嗎
2021-01-07耕地是否可以簽訂租賃合同
2020-12-22中介賣房有哪些侵權現象
2021-02-21上班玩手機被開除算違反勞動法嗎
2021-03-13企業停產是否屬于勞動關系終止
2021-01-08企業停產放假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02勞動關系沒有終止仲裁時效有幾年
2020-12-18自殺案首判中會出現什么問題
2021-03-15如何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
2021-03-14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如何確定
2021-02-10財產保險公司允許解散嗎
2021-01-14委托他人代理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7有土地出讓金的房子房價高嗎
2021-03-25土地流轉合同怎么填
2021-03-22營業房拆遷,停產停業損失該如何計算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