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一審審判期限是多久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一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有本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一個月。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被告人未被羈押的自訴案件,應當在立案后六個月內宣判。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審理期限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
審理期間,對被告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時間不計入審理期限。在審判過程中,自訴人或者被告人患精神病或者其它嚴重疾病,以及案件起訴到人民法院后被告人脫逃,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由于其它不能抗拒的原因,使案件無法繼續審理的,可以裁定中止審理。中止審理的原因消失后,應當恢復審理。中止審理的期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二、不服刑事一審判決怎么辦?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刑事訴訟中的當事人或者訴訟參與人,如果對人民法院做出的判決、裁定不服,可以區分不同情況,通過以下途徑和程序解決。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條的規定,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裁定,有權用書狀或者口頭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訴。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中的附帶民事訴訟部分,提出上訴。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以內,應當做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答復請求人。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三條和二百零四條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提出申訴應當符合下列條件:(1)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的;(2)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3)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4)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的時候,有貪污,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另外,因錯誤的判決、裁定使當事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可以根據法律規定申請國家賠償。
綜合以上介紹,刑事案件第一審審判有相應的期限規定,特殊情況下可以適當延長。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刑事第一審審判期限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最新征地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15外貿企業收到出口退稅款是否納稅
2020-12-06當股東權利受侵害時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25專利轉讓變更的流程規定是什么
2021-01-17父母可以不當監護人嗎
2020-11-11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誤工費的賠償
2021-03-09過錯方起訴離婚孩子怎么判
2020-11-29房貸抵押解押后房產證如何處理
2020-12-02倉儲合同中違反有效承諾合同是否能成立
2020-12-03房主房產證不滿兩年如何過戶
2020-12-12勞動糾紛一裁終局的情形
2021-03-06企業違規讓員工提前復工怎么處理
2020-11-26在何種情況下不得使用訴訟方式請求支付保險金
2021-01-12怎樣選擇交通意外險
2020-12-17保險合同的非要物性是什么意思
2021-03-10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生效時間
2021-02-18人身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1-26推進人身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
2021-03-15保險賠完肇事者還賠嗎
2021-03-10保險公司財產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