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歇業辦理過程
公司申請歇業,如果符合公司章程的規定,并且不違反相關法律的規定,則應根據我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之規定:“企業法人辦理注銷登記,應當提交法定代表人簽署的申請注銷登記報告、主管部門或者審批機關的批準文件、清理債務完結的證明或者清算組織負責清理債權的文件。經登記主管機關核準后,收繳《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收繳公章,并將注銷登記情況告知其開戶銀行。”公司可以按此規定向登記機關申請歇業。
企業申請歇業的具體辦法見《稅務登記管理辦法》:
第十九條實行定期定額征收方式的納稅人在營業執照核準的經營期限內需要停業的,應當向稅務機關提出停業登記,說明停業的理由、時間、停業前的納稅情況和發票的領、用、存情況,并如實填寫申請停業登記表。
第二十條稅務機關經過審核(必要時可實地審查),應當責成申請停業的納稅人結清稅款并收回其稅務登記證件、發票領購簿和發票,辦理停業登記。納稅人的發票不便收回的,稅務機關應當就地予以封存。
第二十一條經核準停業在15日以上的納稅人,稅務機關應當相應調整已經核定的應納稅額。具體調整的時限或額度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機關確定。
第二十二條納稅人停業期間發生納稅義務,應當及時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依法補繳應納稅款。
第二十三條納稅人應當于恢復生產、經營之前,向稅務機關提出復業登記申請,經確認后,辦理復業登記,領回或啟用稅務登記證件和發票領購薄及其領購的發票,納入正常管理。
納稅人停業期滿不能及時恢復生產、經營的,應當在停業期滿前向稅務機關提出延長停業登記。納稅人停業期滿未按期復業又不申請延長停業的,稅務機關應當視為已恢復營業,實施正常的稅收征收管理。
我國的有關法律法規對歇業沒有明確的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的規定:“企業法人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后,滿六個月尚未開展經營活動或者停止經營活動滿一年的,視同歇業。”這是我們找到的有關“歇業”概念的僅有一條法律規定。由此,我們認為“歇業”是一個特定的法律概念。對于“歇業”應掌握的條件應該是:一是該企業應當依法停止其經營活動;二是該企業未開展經營活動或停止經營活動必須達到一定的期。
公司歇業的辦理尤為重要,如若歇業公司需注銷而未注銷就會觸碰法律的底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劃撥的程序
2020-12-06婚外情會坐牢嗎
2021-03-25黨員受刑法處罰是否都要開除黨籍
2021-02-20前罪緩刑期間再犯罪是否構成累犯
2021-03-19訴訟離婚需要收集哪些證據,離婚時需要提供哪些證據
2021-02-08同居關系解除后,男女雙方該怎么承擔孩子的撫養義務
2020-12-10民間借貸到期后訴訟時效多長時間
2021-02-28合同詐騙是怎么處罰的
2021-01-03純包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07小孩子在商場受傷賠償辦法是什么
2020-12-11土地重復抵押違法嗎
2021-01-24新入職員工當月應扣培訓費嗎
2021-01-07勞動補償金與賠償金分別是什么
2020-11-08勞動報酬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6帶薪年休假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6保險公司報備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1-29什么是保險,什么是保險法的基本原則
2021-02-26保險代理合同樣本
2021-03-05失能
2021-01-25什么叫承包到戶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