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認證應該如何申請
按照《食品安全管理辦法》第五條中規定:"凡具有綠色食品生產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均可作為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的申請人"。為了進一步規范管理,對標志申請人條件具體?做了如下規定:
1.申請人必須要能控制產品生產過程,落實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確保產品質量符合綠色食品標準要求;
2.申報企業要具有一定規模,能承擔綠色食品標志使用費;
3.鄉、鎮以下從事生產管理、服務的企業作為申請人,必須要有生產基地,并直接組織生產;鄉、鎮以上的經營、服務企業必須要有隸屬于本企業,穩定的生產基地;
4.申報加工產品企業的生產經營須一年以上。
"國家對申報綠色食品標志的范圍有明確的規定。以"食"字或"健"字登記的保健食品,均可申報綠色食品標志。經國家公告的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品種,如紫蘇、菊花、白-果、陳-皮、紅花等,可申報綠色食品標志。藥品、香煙不可申報綠色食品標志。
按照綠色食品標準,暫不受理厥菜、方便面、火腿腸、葉菜類醬菜的申報。為了推動綠色食品事業的發展,1992年11月,經國家人事部批準成立中國綠色食品的發展中心,為綠色食品的具體管理部門。并先后在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成立了綠色食品管理機構,開展綠色食品的質量檢驗和綠色食品標志使用的審核工作。在受理的幾千個產品品種中,按照《綠色食品標志管理辦法》的規定嚴格審定,到2000年底,全國有5大類1000多個產品獲得了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使綠色食品開發數量迅速增加。根據《綠色食品標志管理辦法》第六條的規定,申請在產品上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程序是:
第一、申請人填寫《綠色食品標志使用申請書》一式兩份(含附報材料),報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下同)綠色食品管理部門;
第二、省綠色食品管理部門委托通過省級以上計量認證的環境保護監測機構,對該項產品或產品原料的產地進行環境評價。
第三、省綠色食品管理部門對申請材料進行初審,并將初審合格的材料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
第四、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會同權威的環境保護機構,對上述材料進行審核。合格的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指定的食品監測機構對其申報產品進行抽樣、并依據綠色食品質量和衛生標準進行檢測,對不合格的,當年不再受理其申請;
第五、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對質量和衛生檢測合格的產品進行綜合審查(含實地核查),并與符合條件的申請人簽訂"綠色食品標志使用協議",由農業部頒發綠色食品標志使用證書及編號,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備案,同時公告于眾。對衛生檢測不合格的產品,當年不再受理其申請。
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對企業的申報材料進行審核,如材料合格,將書面通知省綠色食品管理機構并委托對申報產品進行抽樣。省綠色食品管理機構委托接到中心的委托抽樣單后,將委派2名或2名以上綠色食品標志專職管理售貨員赴申報企業進行抽樣,并將抽樣品送綠色食品定點食品監測中心。依據技術監測報告,得出終審結果。終審合格后,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將書面通知申報企業前往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辦理領證手續,并交納標志服務費,原則上每個產品1萬元(系列產品優惠)。
綠色食品標志管理人員對所轄區域內綠色食品生產企業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監督檢查,將企業種植、養殖、加工等規程執行情況向中心匯報。
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每年年初下達抽檢任務,指定定點的食品監測機構、環境監測機構對企業使用標志的產品及其原料產地生態環境質量進行抽檢,抽檢不合格者取消其標志使用權,并公告于眾。所有消費者對綠色食品都有監督的權利。消費者有權了解市場中綠色食品的真假,對有質量問題的產品可直接向中心舉報。
有機食品必須符合以下四個條件:
①原料必須來自于已建立的或正在建立的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或采用有機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產品
②產品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嚴格遵循有機食品的加工、包裝、貯運、運輸標準;
③生產者在有機食品生產和流暢過程中,有完善的質量控制、和跟蹤審查體系,有完整的生產和銷售標準。
④必須通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的認定。
目前在食品市場中經常能見到一些容易與有機混淆的字眼,例如:天然、野生、環保、綠色、無公害、無污染、健康等等。在這里特別指出:天然、環保、無污染、健康等均無特定清晰一致的標準,可能跟有機毫無關系,實質質量待定,希望消費者睜大眼睛,不要被欺騙。如果在食品認證方面有更多的問題建議咨詢相關專業律師,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志強律師,1983年5月出生,系石家莊第一看守所法律服務辦公室常駐律師、法律顧問,石家莊律澤法律特約法律顧問,北京融吧金融特約法律顧問,河北省司法廳直屬律所——河北時代經典律師事務所的高級合伙人、專職律師,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高的理論水平,辦案認真負責,恪守職業道德,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當事人的一致好評。擅長死刑辯護、經濟犯罪辯護、財產犯罪辯護、涉黑涉惡辯護、暴力犯罪辯護、詐騙犯罪辯護以及金融借貸、婚姻家庭等民事糾紛,服務熱線:15373982619(微信同)。
隱形股東的法律風險
2020-12-12中小企業的合同風險有哪些
2021-03-17虛開發票處罰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17上傳翻唱歌曲算侵權嗎
2021-01-25可以提出專利異議的理由
2020-11-09合同違約賠償標準最高是多少
2021-01-30如何為精神病人確定監護人?
2020-11-30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民事賠償標準
2021-02-19工傷申請財產保全有必要嗎
2021-02-25商業銀行違反規定同業拆借的如何處罰
2021-02-27抵押物變現后怎么提存
2020-11-15承包合同對方無法履行怎么處理
2020-11-12雇傭關系要承擔工傷嗎
2021-02-28不良資產房產如何過戶
2020-11-15婚后簽署放棄產權的協議有效嗎
2021-03-14什么是合同的可變更
2020-12-02什么是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2021-01-26勞動合同和退休返聘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1-22勞動者想離職后可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3-12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